结构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338页(3128字)
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取代存在主义而广为流传的哲学思潮。它的核心是结构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被运用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和文学理论中,也被用于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哲学思想来源于从杂乱的现象中寻求其结构,因而对以前的哲学也有广泛的联系。结构主义的创始者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已有结构主义思想。在结构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流派。从对结构的看法的区别可以分为前期的结构主义(即一般所说的结构主义)与后期的结构主义,或分为非发生学的结构主义与发生学的结构主义,有的研究者把英国美国社会学与社会人类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也算在结构主义之中,因而又有英国关国结构主义与法国结构主义的区分。
结构主义的先驱者是索绪尔。他晚年在日内瓦大学教普通语言学时提出了一种语言的结构主义模式,强调研究语言的同时性结构比研究语言的历时性结构更为重要,并区别语言与言语,认为语言是互相差异的符号系统,而言语则是语言的个人声音表达。语言的意义依赖于一个符号与其它符号的关系,如有上才有下,而不依赖于它和外界事物的关系。索绪尔的语言结构观点通过布拉格学派的学者雅可布森而为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所继承发展,提出了结构人类学理论,并正式提出结构主义这个名称。列维·斯特劳斯研究了巴西内地印地安人的生活习惯与文化,用结构主义方法解释亲属制度、图腾制度和神话流传等方面的问题。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人的无意识活动,认为无意识结构与语言结构相类似,强调无意识就是主体与他者(包括他人与环境)的交往,从“镜象阶段”和个性的想象、象征、现实三个层次的理论中说明人的认识与个性是在社会关系中逐渐形成的。福柯把结构主义方法用于研究思想史,提出了“认识型”的理论,认为“认识型”是一个时期的知识的潜在结构,它是静止的、同时性的、彼此孤立的无意识结构,并认为欧洲近代思想发展经过了三个结构,即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结构、古典时期(17、18世纪)的认识结构和19世纪以后的认识结构。阿尔都塞把结构主义方法用于研究马克思的着作,认为马克思的思想有一个从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阶段发展到科学阶段的决裂过程,并提出了理论实践的观点,对马克思的思想作了结构主义的解释,并认为马克思主张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结构的因果性,因而用多元决定论代替了一元决定论。一般把列维·斯特劳斯、拉康、福柯、阿尔都塞等人的观点称为前期结构主义(一般简称为结构主义),从而与后期结构主义观点相区别。
前期结构主义的共同特征是通过模式认识事物的内在结构。模式是认识现象结构的一种手段,它是一种理性形式,有时是在以前经验基础上形成,有时是面对现象时形成。但这种认识形式带有认识的局限性,它是否与现象相合则不能决定,只能在认识过程中检验模式、修改模式,以便逐渐得到正确的认识。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带有整体性,结构的一个成分变化就引起其它成分的变化,因而认识结构的模式必须有一系列的转换形式,而且这些转换形式必须是可以预测的,以便采取一种可以正确说明结构的模式。关于模式的观点,是英国美国结构主义与法国结构主义区分的来源。英国的结构功能派社会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马林若斯基、利奇等着重于从大量的调查材料中概括出理论,采取归纳的方法,并强调深入一个小区进行较长时期的收集材料。这与法国结构主义者的以模式的、演绎的、短期的调查方法有所不同。
在结构与历史的关系上,前期结构主义着重于一时性的结构,因而认为历史只是结构的历史,结构在时间之外,结构并没有来源,也没有发展过程。历史的过程只是一连串的结构的外在排列,社会现象并不带有必然联系,因而否认历史的发展规律与进步过程。
后期结构主义注重于前期结构主义所未能解释的同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的关系、结构的变化与发展等问题。后期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哲学家巴尔特与德里达。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否定固定的结构,认为结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对前期结构主义的强调从模式、结构认识事物本质起了破坏作用。巴尔特的文学批评理论把文学作品看成一种符号,认为在作品的能指者(作品的符号系统)表达所指者(作品所表达的观念)的第一意义系统之外,还有第二意义系统,这就是读者和文学评论者对作品的体会,这并不同于作品的第一意义结构。当读者和评论者再一次阅读该作品时又会产生新的意义系统,这样就产生无穷的变化的意义结构,因而否定了固定的结构。德里达的书写语言学是要发现一切书写语言或一切语言系统(包括口语)的变化规则,认为阅读的“差别”的作用就产生了历史中和社会中的一切结构系统,因而也没有固定的意义结构,只有差别的意义系统。后期结构主义主要是要解决前期结构主义的把结构看成固定的以及注重同时性研究,轻视历时性研究,不能把结构与历史联系起来的缺点,但后期结构主义过分强调结构的流动性,完全陷于没有认识确定性的无结构状态。
从解决结构的来源和结构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出发,又产生了非发生学结构主义与发生学结构主义的区别。非发生学结构主义是从发生学结构主义观点对前期结构主义的称呼,因为发生学结构主义认为他们只说明了同时性结构,但没有探讨结构的来源。发生学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是皮亚杰和哥尔德曼。
皮亚杰是瑞士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发生认识论来说明人的认识过程,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的组织、再组织的过程,因而强调了认识结构的流动发展过程。皮亚杰以“建构”(conotruct)这个概念代替结构,以强调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图式或结构的形成过程。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智力形成时,认为智力既不是先天赋予的官能,也不是后天形成的联想或记忆,而是一种思维结构的连续的形成和改观的过程,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同化是把外界刺激引入了原图式,形成新图式。这种图式的同化与顺应就是结构的发生与发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把结构与历史结合起来。哥尔德曼是定居法国的罗马尼亚社会学家。他曾作皮亚杰的研究助手,后以皮亚杰的发生学结构主义说明社会发展。他对物化、实践和辩证法作了结构主义的理解,认为物化是主体创造客体,实践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而辩证法则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他认为主体不是个人的主体,而是社会的、集体的、阶级的主体,这种不同于个人主体的社会主体是创造社会的动力。在这种理论中,主体与客体不能分离,主体与客体的联系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的表现。客体不是预先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而是经常变化的。在社会的具体发展过程中,一个阶级产生一种可能意识,这种可能意识是社会主体的意识,由这种可能意识产生有意识的可能性,并产生客观的可能性或现实。
结构主义思潮在欧美一度广泛流行之后,现在正为其他流行派别所代替,但结构主义的主要思想,即整体与成分之间的关系、社会观念的象征意义、文化的符号学理论等已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的一部分而为以后的派别所吸收。现在哲学中的解释学、指号学以及所谓的“新哲学家”,语言学上的某些研究,社会学与人类学中所出现的一些新流派,文艺批评理论中的新观点,都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其中有的发挥了它的精华部分,也有的继承甚至发挥了它的某些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