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485页(1265字)
【生卒】:1872—1970年
【介绍】:
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社会学家。出身于贵族家庭,祖父约翰·罗素勋爵曾担任英国首相。罗素毕业于剑桥大学并在三一学院任教。1934年皇家学会授予西尔威斯特奖章,皇家数学学会授予德摩根奖章,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访问俄国,着有《布尔什维的实践和理论》,20年代初来中国讲学,对中国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回国后写成《中国问题》。
罗素思想发展中最突出的一点是浮动多变。在哲学上,最初信奉绝对唯心主义,对绝对共相等观念深信不疑,而且认为数学就是柏拉图“理念”思想的明证。19世纪末,与G.E.摩尔一起对绝对唯心主义进行了反叛,从而转向新实在主义。他否定“内在关系”说,主张“外在关系”说,把关系观念看作与经验个体处于同一实在的地位。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作是《哲学问题》。他承认感觉材料的存在,怀疑物理客体的存在,并认为有一个与“感觉世界”不同的“共相世界”。20世纪初转向逻辑分析哲学。在《我们对于外间世界的知识》中,提出了“逻辑原子主义”,认为“逻辑是哲学的本质”,要求从与逻辑上的“原子命题”相应的“原子事实”来构造出整个世界,认为“原子事实”即感觉材料,既不是物理的,也不是心理的,而是“中立的”,他把这种理论称为“中立一元论”,企图以此来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实不过是马赫主义的变种。
罗素是一位优秀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长期从事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的研究,与其师怀特海合作十年,写成三卷《数学原理》的巨着,企图建立逻辑主义数学体系,将数学归结为逻辑,这对20世纪数理逻辑的发展影响深远。他提出的“罗素悖论”、“摹状词理论”等都已成为数理逻辑学科的基本内容。
罗素对社会问题的兴趣也终生不衰,是西方资产阶级个人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十分热衷于教育、历史、道德、生活方式、和平等问题。他是着名的和平主义者,晚年反对侵略战争,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
他的着述极其广泛,共有四十余部。哲学方面的主要着作有:《哲学问题》(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1912)、《心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Mind)(1921)、《物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Matter)(1927)、《对意义和真理的探讨》(An Inquiry into Meaning and Truth)(1940)、《西方哲学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1945)、《人类知识:它的极限和范围》(HumanKnowledge:Its Scope and Limits(1948)、《我的哲学的发展》(My Philosophical Development)(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