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关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544页(736字)

英国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继格林之后使用的术语。格林认为,任何一个真实的事物必定处于关系之中,不能脱离周围事物的相互关系而存在。他说:“任何一个事物如果不是为自然的整个系统所决定并决定这个系统,那么它是不可能实现的。”格林把事物的关系分为两类:内在关系和外在关系。他认为所谓“外在关系”就是一物失去他物仍不失为该物的一种次要关系,它是附加的、非本质的;“内在关系”则是一物失去他物就不成其为该物的一种主要关系,它规定着该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一种内在的不可缺少的联系。格林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解释内在关系,认为事物都是分散的,各自孤立的,互不联系的,是自我意识把这些多样性的事物结合起来,赋予他们以内在关系。因而他断言,自我意识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原则和前提,没有自我意识就没有客观世界及其法则。布拉德雷借用了格林的“内在关系”,但他与格林不同,格林论证了事物只能在相互关系中存在,布拉德雷则以事物只能在相互关系中存在为依据,证明事物的不存在,他认为事物无不处于相互关系中,例如没有“白”就没有“黑”,但他认为事物的这种关系正好证明了事物的不真实性,即它们只是人的主观幻想,这种关系也是不稳定的,亟待加以超越以达到超关系的绝对经验和神秘境界。在他看来,神秘的经验、感觉、情感,在绝对经验中都是没有关系的。他认为所谓“内在关系”就是神秘经验,“感觉或感情中无关系的复多体之直接的统一”,这样,布拉德雷的内在关系不仅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在关系无丝毫共同点,也与唯心主义格林的内在关系说有一定距离,他提出的“内在关系说”目的在于反对形而上学的机械论,本来含有辩证法因素,但由于他不是从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内在矛盾统一来谈内在关系而陷入神秘主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