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论经》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88页(737字)

音译《吠世师迦经》。印度古代胜论派哲学的最早经典。作者迦那陀(约公元前2世纪)。现存《胜论经》由于有后来追加的成分,形成时间较晚,约在2世纪定型。《胜论经》由370个简短的经句组成,共10卷,每卷又分两部分。第一卷简要地论述了六个“句义”:实(dravya,实体,分为9种——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德(gu a,性质,分为17种——色、味、香、触、数、量、别体、合、离、彼体、此体、觉、乐、苦、欲、舎、勤勇)、业(Karman,运动,分为5种——取、舍、屈、申、行)同(sāmānya,普遍性)、异(vise sna,特殊性)和合(samavāya,内在联系或内属);第二、三卷具体论述了实,并阐明此派在认识论上的部分观点;第四卷提出了关于原子(a nu)的思想,对德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论述;第五卷详细阐述了业,分析了事物运动的一些具体形态及产生原因,提出“不可见力”(ad rsta)的理论,并论及瑜伽;第六卷主要论述了此派的宗教与伦理思想,包括婆罗门教的许多规定、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解脱等内容;第七卷再次论述了德的问题,分析了德与实的关系,补充了关于原子的观点,并对和合作了说明;第八、九卷重点论述了认识、推理、非存在等问题;第十卷主要论述了苦、乐与和合等问题。《胜论经》的学说被后代大多数胜论哲学家奉为根本教义。此《经》的注释有15世纪商羯罗·弥尸罗的《邬巴斯伽罗》(Upaskāra)。钵罗奢思多波陀(约6世纪,胜论哲学家)的《摄句义法论》(Padārtha-dharma-samgraha,虽阐述了《胜论经》的基本理论,但不是逐经注释)。《胜论经》的学说随佛教传入中国,汉译佛典中有不少分散的记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