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论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22页(2009字)

亦称“僧佉派”、“迦毗罗论”、“雨众外道”等。印度婆罗门教六派哲学之一。相传其创始人为迦毗罗(约公元前4世纪)。迦毗罗之后的数论传人据史料记载甚多,如阿修利(Asuri)、般尸诃(Pacaikha)等,最后传至自在黑(约4世纪)。

数论派的思想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吠陀和奥义书。史《摩诃婆罗多》中曾大量记述了数论学说。此外,印度公元初的一部医书《恰罗迦本集》(Caraka-sa m hitā)亦载有早期数论的观点。

现存数论派最早的系统经典是自在黑的《数论颂》〔在此之前数论派还有一重要经典《六十科论》(Sa st itantra),但已失传〕。此《颂》被认为是古典数论的代表性经典。《数论颂》之后,古典数论的主要着作是对《数论颂》的注释,目前保存的较重要的有5个:(1)《金七十论》,6世纪后半叶由真谛译为汉文,作者不详;(2)《道理之光》(Yuktidīpikā),约6世纪出现,作者不详;(3)《乔荼波陀注》(Gaudapāda-bhāsya),约7至8世纪之产物;(4)《摩陀罗评注》(Mātharavrtti),约略晚于《乔荼波陀注》;(5)《明谛论》(Tattvakaumudī),9世纪的婆察斯巴蒂·弥尸罗(Vācaspatí misra)着。

根据《数论颂》及其注释,古典数论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因中有果论”,即主张任何结果仅仅是原因的转变,在原因中本来就已包含了结果,原因和结果是同一物的隐蔽状态和显现状态,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由此,数论派提出了“二十五谛”的转变说理论,认为世界作为结果总要有一最初的根本原因,这个原因就是“自性。”自性是一种处于未显状态的原初物质,它及其转变物(变异)是由三种成分——“德”(guna)构成的。三德是具有喜的本质和照明作用的“萨捶”(sattva)、具有忧的本质和冲动作用的“罗加”(rajas)、具有迷暗本质和抑制作用的“多磨”(tamas)。此外,数论还认为存在一个独立的精神性主体“神我”(知者、观者),神我自身虽不转变出世间事物,但却可以与自性“结合”,由此引起自性的演化(亦即“三德”平衡状态的丧失):自性首先生出“觉”(相当于起确定或决定作用的“理性”或“知性”),从觉生出“我慢”(“自我意识”或“主我性”),从我慢一方面生出“十一根”(眼、耳、鼻、舌、皮、发声器官、手、足、排泄器官、生殖器官、心),另一方面又生出“五唯”(香、味、色、触、声),五唯又生“五大”(地、水、火、风、空)。在认识论方面,数论主张有三种“量”(获得正确认识的方式或方法):证量,指感官与外物接触而生的知觉;比量,指推理,分为“有前”(从因推果)、“有余”(从果推因)、“平等”(同类推理)三种;圣言量,指可靠之人或圣书的意见。数论也持轮回与解脱之说,把轮回的状态分为天道、兽道和人道三界,认为轮回中的事物在本质上是痛苦。苦分为三种:依内苦(由风、热、痰和欲、怒、贪等引起的生理或心理方面的苦);依外苦(由人、兽、、山崩等引起的苦);依天苦(由寒、热、风、雨、雷霆等引起的苦)。离苦的途径是体验数论哲学的原理(二十五谛),获得“非我、非我所”等的绝对认识,使自性不再与神我结合,断灭轮回,达到解脱。

后期数论派的主要经典是《数论经》,相传迦毗罗是其作者,但实际上此《经》是14至15世纪之人假托其名作的。《数论经》的主要注释是15世纪末的阿尼鲁达(Aniruddha)的《数论经评注》(Sā mkhya-sūtravrtti);16世纪后半叶的吠若那比柯宿(Vijnāna-bhik s u)的《数论解明疏》(Sā mkhya-pravacana-bhāsya)。后期数论派的重要着作还有吠若那比柯宿的《数论精要》(Sāmkhya-sāra)等。此外,数论有一部称为《谛义集》(Tattvasamāsa)的经典,作者相传也是迦毗罗,但学术界多否认此说,认为它的形成年代较晚。

后期数论明显地受到了吠檀多派的影响,同时吸收了《瑜伽经》中的一些思想成分,在理论上与古典数论的主要不同是引入了“自在天”(神)的概念,表现出了一种与有神一元论的调和态度。

数论哲学对印度近代的思想界有一定影响。如在19世纪,印度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中的思想家达耶难陀·萨拉斯瓦蒂就曾借助数论的思想观点来建立其哲学体系;印度着名的哲学和社会活动家辨喜在论述其认识论时亦把数论的学说和西方心理学作为基础。数论学说在古代随佛教传人中国,汉译佛典中有不少有关记述。

上一篇:《数论经》 下一篇:《数论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