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各脱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27页(1507字)
以中世纪哲学家邓斯·司各脱命名的哲学体系,与托马斯主义一起并称为经院哲学的两大哲学体系。司各脱主义主要是在弗兰西斯教团内发展起来的,并逐渐取代了黑尔斯的亚历山大和波纳文图拉的哲学在该教团的统治地位。
邓斯·司各脱思想极为精密严格,他具有极强的批判精神,认为以前的哲学论证都是不全面、不严格的。他批判的主要对象是托马斯·阿奎那,因而,他的哲学体系也是直接针对托马斯主义建立起来的。概括起来讲,司各脱主义有以下一些有特色的思想:
(1)人类理智应研究的主要的、真正的对象是作为存在的存在,而不仅仅是物质事物的本质。
(2)存在概念是单义的,因为它是最普遍的概念,既可以用作上帝的谓词,也可以用作创造物的谓词;可以用作实体的谓词,也可以用作偶性的谓词。人还可以抛开具体事物的实际存在方式思考存在。
(3)人的理智能够直接地、直觉地认识个别的物质对象,而不是像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的那样,只能通过反思质料影像间接地认识个别事物。
(4)物质对象由作为实体原则的质料和形式构成。原初质料并不是纯潜能,它自身具有一种现实,这个现实就是它是质料。原初质料一共有三种,它存在于一切被创造的事物中,甚至存在于天使和灵魂中。一个实体具有许多形式,而不是像阿奎那说的那样只有一个实体形式。
(5)个体化原则不是质料,而是一种叫做“唯此性”(haecceitas)的肯定的完善性,唯此性既属于物质实体,也属于精神实体。人身上的唯此性是“形体形式”(forma corporeitatis),它不同于灵魂,它使肉体成为独立于灵魂的肉体。
(6)除了存在于事物之间的实在区别和存在于概念之间的逻辑区别或名义区别,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形式区别,形式区别在心灵思考个体事物之前,在这个事物身上现实地存在于各个不同的思想对象或“形式性”(formalities)之间。本质与存在之间,人的动物性与理性之间,人的个体化原则与人的质料和形式之间,灵魂与其能力之间,灵魂的各种能力之间,共同本质与唯此性之间,上帝的本质与属性之间以及上帝的各种属性之间都有形式区别。相互有形式区别的东西不完全相同,但也不能彼此分离。
(7)神学高于哲学,不得启示帮助的理性不能解决诸如上帝全能、灵魂不死这样的问题。上帝的绝对无限性是最能把他与创造物区分开的属性,是他的绝对完善性。创世主要是上帝的意志活动,因此事物的存在和善都依赖于上帝的意志。由于创造物在本质上是偶然的,所以,上帝可以使人摆脱自然法的约束。
(8)人的意志高于理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爱上帝,而不是知上帝。
司各脱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是16至18世纪,当时在欧洲大多数主要大学都设立了司各脱哲学讲坛。从18世纪起,司各脱主义与整个经院哲学一起逐步走向了衰落。
重要的司各脱主义哲学家有梅罗纳的弗兰西斯、安托尼奥·安德列、巴索勒斯的约翰、阿奎拉的约翰、达布莱顿、伯利、亚历山大里亚的亚历山大、布莱西亚的利赫托和尼古拉·德·奥伯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