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17页(919字)
德国“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布洛赫使用的基本哲学范畴。他认为,“希望”虽然是一种最富人性的激情,使人面向未来,但首先是一种本体论的现象,是指“人生本质的结构”,指人类通向未来的和真正的永久居地,即“没有外在化和异化”社会的唯一可能道路。
早在青年时代,希洛赫对资产阶级文化的市侩性和堕落性就深恶痛绝,期望有一种新的文化去唤醒生活,促成一个还处在潜在状态的世界出现。1918年发表的《乌托邦精神》中就有“希望”这个范畴的思想。1938-1947年的《希望的原理》对“希望”更作了系统的论述。“希望”贯穿于布洛赫对人、对宇宙、对乌托邦的认识和解释中。
“希望”哲学认为,人不是目前所具有的种种属性的总和,而是正在走向某种超越他本身的东西的人。当人变成他自己设计的样子时,就是希望。布洛赫还构造“前面”(front)这个范畴,表明人既把他自身抛进一种在他之外和之上的“超验的理想”,同时又把理想合并到他自身之内。
“希望”哲学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作为开放的客体,其本身也具有一种意向性,它同人的希望是一致的。世界也需要通过人的相互作用而加以发展,以致有希望地成为人和自然的融合。
“希望”哲学的最后落脚点是“具体乌托邦”。在这种未来的状态中,人达到了到现在还在躲藏着的本质。
布洛赫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就是一种他所说的“希望”哲学,但同时他也指责马克思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步子走得过大”,以致造成了“革命想象的逐渐的营养不良”。他要求有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以避免使革命运动陷于枯萎和精神上的贫困。
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取消了存在决定思维这一根本原则,而代之以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取消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根本原则,过分夸大人的主观意志,这就必然偏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走上唯心主义的错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