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测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938页(778字)

【生卒】:613—696年

【介绍】:

朝鲜新罗高僧,东方着名唯识论学者。俗名文雅,字圆测,新罗国王孙。3岁出家,15岁赴唐,受学于法常(567-645年)和僧辩(568-642年)。645年玄奘回长安,他开始从玄奘受学。他在玄奘门下与窥基并驾齐驱。664年玄奘圆寂,他继承玄奘弘传唯识教义。他精通汉语,熟悉梵语、藏语。印度僧人地婆诃罗译《大乘显识论》等18部经论时,他任证义。印度僧人实叉难陀重译《华严经》,他协助讲译。一生从事佛经的翻译注疏。696年他在洛阳圆寂,葬于门香山寺北谷,另一部分遗骨葬于终南山丰德寺东岭。宋代又分一部分遗骨葬在西安兴教寺玄奘法师塔左,圆测塔与窥基塔相对。

他在佛教思想上,主张空宗和有宗的统一,说:“亦空亦有,顺成二谛,非空非有,契会中道,佛法大宗,岂不斯矣。”主张:“应舍执着空有两边,领悟大乘不二中道。”这就为天台宗、华严宗等大乘教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他的唯识论看,称为“相分”的物质现象和称为“见分”的精神现象,这一切都唯识。外界现象“色”,如没有“眼根”就不能显现出来。因此“色”的因,就是眼。也就是说,客观的“色”依赖于主观的眼,眼是“色”的主观,“色”是眼的客观化。“识”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六识充满处有自我意识,这就是七识,七识形成的根据是阿赖耶识。归根到底,阿赖耶识是一切现象的总根源。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理论。

主要着作有:《解深密经疏》40卷(第35卷以后曾佚失,但藏文《丹珠尔》中有完整译本)、《仁王经疏》三卷、《般若心经疏》一卷。佚失的着作有《金刚般若经疏》、《阿弥陀经疏》、《成唯识论疏》等。

上一篇:元晓 下一篇:圆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