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耶阿本德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10页(1292字)
【生卒】:1924—
【介绍】:
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维也纳,1947年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历史、物理学和天文学,并随维也纳学派成员克拉夫特研究哲学。1951年获得哲学博士后又随波普尔进修。曾在英国布利斯托大学和维也纳科学与艺术学院任教。60年代以来一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伯克利分校任教。
费耶阿本德50年代遵循波普尔的理论批判逻辑经验主义,50年代末期又变为波普尔理论的无情批判者,共后来的立场更加激进。共核心思想是多元主义的方法论或无政府主义的认识论。他的主要观点是:1.科学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科学只是人所发明的应付环境的工具,它不是唯一的工具,不是绝对可靠的,需要克服反对改变现状的科学沙文主义。
科学与非科学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科学发展史上,非科学成分与科学成分的交流是有益的,非科学成分对科学的成果往往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现代科学抽象出来的合理性标准不能够作为现代科学和神话、魔术、宗教等等之间的中立的裁决者。按照费耶阿本德的人道主义立场来看,现今的科学有许多缺陷,妨害人性的充分实现,因而迫切需要改造,而改造的标准是“人道主义的科学”。
2.他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无政府的事业:理论上的无政府主义比认为应按规律和秩序去办事更为人道主义。”科学本身并无特殊的方法。
传统的科学方法论是在永恒的形式下探讨知识问题,忽视科学是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复杂的历史过程,其根本缺点在于它的这个教条:一切科学都自动遵守逻辑规律,或应当遵守逻辑规律。这种逻辑主义的或理性主义的方法论,把方法论看作凌驾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之上,并且为了指导它们而颁布外在的合理性标准。
按照多元主义方法论,科学研究不需要这样的外在标准或规范的指导。理性主义者试图用方法论的清规戒律束缚科学家的想象力,多元主义则强调在科学中保留“艺术创造的自由”的重要性。
一切方法论都有其局限性,留下来的唯一“规则”就是“怎么都行”。“科学家不仅是理论的发明者,而且是事实、标准、合理性形式,一句话,是整个生活方式的发明者。”一切都决定于科学家的研究实践。规则和标准不是先天的、抽象的、普遍有效的,而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涌现出来的。
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方法论或无政府主义认识论,具有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倾向。但他强调的是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当理性同进步的先决条件发生冲突时,理性也要被否决,只有暂时停止理性的作用才能够导致未来理性的胜利。
费耶阿本德相信他的方法论格言会导致未来理性的胜利,导致新的“合理性形式”的出现。同传统方法论的抽象规则和僵化的标准相比,费耶阿本德的思想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
他写过关于科学哲学和认识论的许多重要论文和着作,主要有:《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认识论纲要》(1979)、《实在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方法,哲学论文集,第一卷》(1981)、《经验主义问题,哲学论文集,第二卷》(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