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克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14页(1251字)

【生卒】:1905—1975年

【介绍】:

德国当代现象学哲学家。

曾在胡塞尔与海德格尔门下学习哲学,深受胡塞尔青睐,30年代接替兰德格雷伯担任胡塞尔的哲学助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担任弗莱堡大学的讲座教授,在他的主持下,弗莱堡大学成为德国现象学研究中心之一。

芬克早年是胡塞尔现象学事业的忠实追随者。在为胡塞尔作助手期间,他充当了其哲学代言人与解释者的角色,他曾帮助胡塞尔增订《笛卡尔沉思》德文版,并拟订《时间与时间性》(二卷本)的写作计划。当胡塞尔遭受纳粹迫害之际,他坚持陪伴他作每日一次的“哲学散步”,被胡塞尔视为能完成他的未竟事业的唯一的人。胡塞尔死后,他与兰德格雷伯一道,照管存放在比利时卢汶的胡塞尔文稿,在那里编辑《逻辑研究》第二版引论,从事《胡塞尔全集》的出版筹备工作。

这些活动,为芬克赢得了国际声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芬克回弗莱堡大学主持哲学与教育学讲座,并开始构思自己的哲学体系。

一方面,他抛弃胡塞尔“先验主观性”的提法,并批判现象学的一系列具体观点。在1951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现象学讨论会上,他指责现象学脱离了形而上学,认为它的具体结论有明显的臆测成份,比如它对事物的理解,它所谓概念世界的第一性状态,它对构成性的模糊解释,以及粗糙地运用生活概念等。

另一方面,他对现象学方法的作用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根本的方法。他在《关于时间、空间与运动的早期本体论史》(1957)中提出:“现象学的一个致命错误在于相信通过无偏见地观察事物本身会导致一个绝对的开端”,认为现象学方法根本不能将时间、空间、运动这样的非现象范畴弄清楚,只有通过“本体论的方法”才能把握。

芬克很赞赏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他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书名是“我们时代的口号”。但他又认为,“存在与世界”比之于“存在与时间”是更为恰当的本体论领域,他的存在是黑格尔意义上的“所是”,而世界则类似于经院哲学的“超验性”。他还提出,人生最基本的哲学体验是“对世界事实的惊异感”,现象学就是由这种体验所推动的。他在未完成的着作《胡塞尔的现象学问题》中谈到,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反对同世界事实相对立的我们日常生活的陌生感,胡塞尔的意识分析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则必须依靠本体论的体验及其概念解释。

芬克的其它主要着作还包括:《现象学研究》(1930-1939,1960)、《狂热的本性》(1947)、《侥幸的世外桃源》(1957)、《存在、真理、世界,关于现象概念的先决问题》(1958)、《宇宙与虚无,哲学的歧路》(1959)、《作为世界符号的语言》(1960)、《形而上学与死亡》(1970)、《毗邻与疏远》(1976)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