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304页(2539字)

【生卒】:1859—1938年

【介绍】:

20世纪德国着名哲学家、现象学运动的创始人。

于1859年生于当时属于奥匈帝国摩达维亚的小城普罗斯涅兹(现在波兰境内),1876年在他家乡邻近的奥尔缪兹市的德国公学通过了上大学的资格考试,尔后分别在莱比锡、柏林、维也纳等地的大学学习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和哲学。1882年以《关于变分理论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做着名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的助手,后投身于维也纳大学的着名哲学家布伦坦诺门下学习哲学。

自1886年起,曾先后在哈勒大学、哥廷根大学、弗莱堡大学担任哲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他的一生都是在学院中度过的。

一般说来,胡塞尔哲学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1900年以前的前现象学时期。

他从坚持心理主义的立场转变到反心理主义的立场。2.1901-1913年的现象学前期。他在发展布伦坦诺的意向性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现象学还原方法,把现象学定义为一门描述性的科学。3.1913年以后的现象学后期。

他进一步提出了本质科学的现象学和先验现象学理论,认为现象学本体论的任务就是描述纯粹意识的本质结构。他在晚年开始讨论欧洲人的危机并提出“生活世界”的学说。

胡塞尔的早期思想曾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变。1891年他发表了《算术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的研究》第一卷,力图调和“意识的心理分析与数学和逻辑学的哲学基础”之间的矛盾,并深受当时流行的心理主义思潮的影响。

他认为心理学是一门最基本的学科,断定基本的数学概念是分类和抽象这样的心理活动的产物。这种观点遭到着名数理逻辑学家弗雷格等人的尖锐批评,他在《检验E·胡塞尔博士的算术哲学》一书中,指责胡塞尔混淆了数的概念与数的计算行为,这打消了胡塞尔继续写第二卷的念头。1900-1901年,胡塞尔发表了《逻辑研究》两卷本,彻底清算了《算术哲学》中的心理主义倾向。

他指出心理学是一门事实科学,其规律都只是对经验的大致概括,而逻辑学的规律则是绝对精确的规律,它决不能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他还具体批判了穆勒、斯宾塞、齐格华特、埃尔德曼、赫、阿芬那留斯等人的心理主义,提出了建立一门“纯粹逻辑”的基本设想。

1911年,胡塞尔发表了《哲学是一门严密科学》的长文,不仅继续对心理主义展开批判,而且尖锐抨击了当时盛行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各领域中的自然主义、历史主义和世界观哲学思潮。

他揭露这些哲学思潮的经验主义、相对主义与怀疑主义局限,应该说是切中要害的,但也是不彻底的,因为他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同样陷入了片面性。在这篇文章中,他还提出,现象学应该是一门严密科学,应该为绝对真理和永恒价值提供理论基础,并自称这是在哲学史上继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康德之后的第四次“哥白尼式的革命”。1913年,胡塞尔出版了他的重要哲学着作《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继续发挥前面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他认为,现象学是与事实科学完全不同的本质科学,要获得本质,就必须通过现象学还原方法,对现存的、变化的事物与观点存而不论,并借助“自由想象的变异”的具体步骤来把握本质。

他把现实的东西与本质的东西根本对立起来,具有明显的柏拉图主义色彩。

胡塞尔始终关心逻辑的意义与基础问题。

1929年,他出版了《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并说该书是他生平最得意的一部着作。该书讨论了在逻辑思维中起作用的结构的有效性问题。

他认为,形式逻辑虽然在应用上卓有成效,在程序上也无懈可击,但仍需要一种作为基础的范畴与结构的有效性,正如数学需要一种能确立其基本概念的哲学一样。

因此,需要建立一门“先验逻辑”,为形式逻辑提供基础。

胡塞尔还接受了笛卡尔的一些基本哲学观点。1929年,胡塞尔曾应邀到法国巴黎作关于笛卡尔哲学的讲演,对笛卡尔进行高度评价。

他宣称,笛卡尔给现象学以新的决定性的推动力,现象学不过是20世纪的笛卡尔主义。在后来出版的《笛卡尔沉思》(1931)中,他力图借助笛卡尔哲学来重建先验现象学,描述和分析纯粹意识的内在结构,确定现象学本体论的“阿基米德点”。

在该书的五个“沉思”中,他依次讨论了先验自我、构成性、主体际性等哲学问题。他之所以用“现象学导论”为该书副题,就是想表明一种新的哲学思路。

胡塞尔晚年开始探讨现实的社会问题与人的问题,并初步表明他的政治理想。希特勒上台后,他因犹太血统而受到很大的限制,被禁止代表德国出席国际哲学会议。

复杂的国际形势与他自己所处的困境促使他关心欧洲传统文明的命运与前途问题。1935年,他应邀到维也纳作《哲学与欧洲人的危机》的讲演,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步入歧途,导致了西方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出现了欧洲人的危机。他提出“哲学王”的理想,认为哲学家乃是人类的公仆,应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主张通过现象学重建欧洲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观念,并使人类在共同的哲学理想中团结起来。他还具体地探讨了“生活世界”概念,认为要拯救欧洲科学危机与欧洲人的危机,必须返回到前科学的“生活世界”,重新确立科学的地位与意义,建立一门以人为中心的生活世界本体论。这种纯思辨的见解在现实社会中肯定是行不通的,但它对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胡塞尔在西方被人誉为“二十世纪思想深刻的思想家”,“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他的主要着作有:《基本逻辑的心理学研究》(1894)、《欧洲科学危机与先验现象学》(1954)、《现象学的观念》(1947)、《第一哲学》(1923-1924)等。

胡塞尔生前留下了大量的手稿和注满眉批的藏书,现主要存于设在比利时卢汶的胡塞尔档案馆,德国科隆也收存了一批胡塞尔的资料。一些现象学研究专家正在整理和分批出版《胡塞尔全集》。

上一篇:胡克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