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科学即“意识形态”》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323页(949字)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哈贝斯的一本重要着作。

1968年出版。这本着作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科学技术进步在当代的社会作用及其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在这本着作中,哈贝马斯指出,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而成为主要生产力,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两种趋势。国家采取一系列财经政策和计划措施,协调各部门经济发展,把资产阶级的按劳付酬和福利承诺结合起来,使社会得以稳定,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公平交换意识形态便破灭了。在思想上,“政治统治需要一种新的合法性基础”。与此同时,科学技术进步广泛深入社会生活,并日益体制化,国家必须研究和解决科学技术问题。

但是,“完成技术任务并不需要经过公众的讨论”,国家只能根据科学技术本身的“合理性”,按照所谓“应急原则”去行事。这样,群众就失去了过问政治的兴趣和机会而被“非政治化”,现代工业社会成了技术统治的极权社会,产生了一种“技术决定论”的意识,从而为当代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提供了思想基础。

从“技术决定论”意识看来,科学技术发展似乎可以不受经济条件制约,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一种客观强制性,不仅经济增长依赖于科学技术,而且似乎社会制度变化也取决于科学技术进步的内在逻辑,甚至国家政策的实施也不得不与之相适应。所以,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也是一种无形的牵制人的意识形态。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过去公平交换的意识形态一样,“其作用都是阻挠人们去议论社会基础”。但是它比公平交换意识涉及的范围更广泛,它在幕后起作用,更难以对付。

它不是表现为一种“美好生活”的构想,而是“阐明资本主义的私有经济形式和确保民众忠诚的分配社会补偿的政治形式”。

哈贝马斯这本着作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问题。但是他认为,科学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剩余价值的“独立来源”,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条件已不存在;国家干预经济能“确保经济增长和民众的忠心”,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也就不适用了。

哈贝马斯的这种观点受到一些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