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等同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444页(761字)
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的理论。
克罗齐坚持一切皆精神的唯心主义立场,反对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是具体的和个别的,而规律与概念则是抽象的普遍的,因此,不存在什么规律。他认为历史哲学硬要在历史中抽绎出历史规律和历史概念实际上是寻求超验的目的。克罗齐还企图运用历史学偷换历史本身,认为“历史就是思想”,“历史就是历史判断”。
他说:“没有一个事件不能作为普遍的事件被考察、表现和区分。历史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即在其基本形式中是用判断,通过个别与一般的不可分割的综合来表述的。”这样,克罗齐就剔除了社会历史本身,看不到历史发展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阶级斗争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巨大作用。
克罗齐特别强调历史的主词是普遍的,而不是个别的,在他看来,社会政治史的主词不是古希腊,也不是古罗马,不是法国,也不是德国,而是文明、进步、自由等普遍性的概念。
克罗齐极力反对“把历史看作僵死的和属于过去的历史,看作编年史”的历史观,主张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他认为不仅最近一段时间的历史叫当代史,就是几千年前的通常被称为“非当代史的”历史也是当代史。
“因为,显而易见,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去研究过去的事实”。真正的历史与历史学家的个人条件和社会环境相联系,历史就是历史学家现时的思想。
进而他说:“只有当历史被提升为关于永恒的现在的知识时”,而不是编年史时,“历史就表现为与哲学是一体的,哲学原不过是关于永恒的现在的思想而已”。哲学和历史不是两种形式,而是一种形式,合为一体,思想创造自身,也就创造历史。既不是历史在哲学之前,也不是哲学在历史之前,而是共生共存。
显然,这是以否定心物二元论,否定理性真理与事实真理的不同为前提的唯心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