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斯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486页(1068字)
【生卒】:1855—1916年
【介绍】:
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新黑格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第一个建立学院哲学的哲学家。
1955年11月20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格拉斯峡谷,1871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求学,1875年在加州大学获硕士学位并被派往德国学习哲学,深受黑格尔、叔本华、R·H洛采的影响。1878年获博士学位回到加州大学教英语,1882-1885年赴欧游学,1882年在哈佛大学任教,1914年担任奥尔德讲座的教授,讲演过两次,后整理成《世界与个人》。1916年任不列颠科学院名誉院士,同年9月14日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逝世。罗伊斯的哲学思想具有较浓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和唯意志主义倾向,他肯定绝对的客观存在,认为错误和真理是互相依存的概念,没有真理就没有错误,有了错误,肯定有真理存在,真理不可能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因为人的头脑会犯错误,真理只存在于一个永远不犯错误的绝对中。他认为绝对是无限的,无所不包的,宇宙间一切矛盾着的事物统统和谐地融合在绝对之中,这个绝对就是上帝,是把人联合起来的中间环节,是使人们彼此间交往的媒介。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对其虔诚尽忠,个人的思想行动都要从属于绝对。
认为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是绝对的体现,是神圣的,个人应服从国家利益。后期罗伊斯由于受到实用主义和人格主义的指责和影响,在强调普遍的绝对的实在性的同时,也肯定有限的个体的实在性。
他认为无限的绝对与有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一”与“分”的关系,“分”存在于“一”之中,而“一”体现了“分”,因而应该在强调“一”的同时肯定“分”。实质上就是要把国家的“至高尊严”与个人的个性和自由结合起来,既要承认国家利益的至上性,也不可忽视个人的个性、财产和自由。以此为基础,他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学说,认为社会革命触犯了国家的至高尊严。罗伊斯歪曲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将感情的逻辑应用于人类的概念,把现实中的一切当作没有静止和稳定的纯粹流变,从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变化不定、无法捉摸的,堕入了相对主义、诡辩论和不可知论。
在真理观上,他由于受皮尔士和詹姆士的影响,对真理作了工具主义解释,认为真理不是观念与事实相符合,而是观念与一定的目的符合,带有绝对实用主义倾向。
主要着作有:《哲学的宗教方面》(1885)、《现代哲学的精神》(1892)、《世界与个人》(1900-1901)、《忠的哲学》(1908)、《基督教问题》(191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