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知识学基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596页(1861字)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最重要的一部哲学着作。

出版于1794年。它以思辨哲学的方式反映了作者追求自由的革命精神。1868年起先后有英、法、俄文等译本。中文版《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于198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王玫兴翻译。

此书标志着费希特哲学思想发展上的转折,他对康德哲学不再只作通俗解释,而开始进行根本改造,明确反对康德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全书除去前言,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全部知识学之诸原理”,第二部分“理论知识学的基础”,第三部分“实践知识学的基础”。

在第一部分里,费希特介绍了知识学的三条最基本的原理。第一条基本原理:自我设定自身,即自我产生建立自己、肯定自己的活动。

这是人类一切知识之绝对第一的、无条件的原理。第二条基本原理:自我设定非我。自我作为主体,需设定一个不同于自身的他物和客体,即客观世界。自我也由此得到说明和理解。

第三条基本原理:自我在自身中设定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与一个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即自我和非我是对立的统一,它们可在一个绝对无限的自我之内对立地同时并存。

费希特概括指出:知识学的批判性本质和最大贡献在于,它建立了一个绝对无条件和无任何规定性的精神自我,并由此出发建立了全部体系。

相反,独断论却想超越自我而设定一个更高的物的存在,这是毫无根据的。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和论证了理论自我如何创造世界。理论自我即在自我的设定活动中,被非我规定的自我。

规定非我的自我叫实践自我。显然,能动的实践自我与被动的理论自我产生了矛盾。

在对这一矛盾的解释中,费希特首先排斥了独断论的观点,认为斯宾诺莎第一性的物的存在触犯了自我的绝对性前提,而贝克莱的唯心论也未联系非我来说明个人意识;其次,费希特用综合的方式联结对立面,从而解决这一悖论。理论自我的被动性是由于自我将部分活动让渡给非我,并转而从非我那里受到规定。

所以,它实质是自我的自我限制活动。活动一被动的相互取代联结了自动的自我和被动的自我,共存于一个活动中;进而,费希特又引申出自我的想象力这一概念,说明理论自我在无意识的活动中,运用其想象力创造出非我,以便使被动态的自我有一个接受其活动的让渡者——客体世界;最后,费希特论述了理论自我由感觉、直观、想象力到知性、思维、判断力,最后上升到理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着重说明实践自我如何从它创造的世界里重返它自身。理论知识学是费希特关于认识的理论,实践知识学是其道德哲学、文化和历史哲学。但在整个知识学体系中,二者实际贯穿于同一发展过程中,彼此互相关联、互为前提。

实践自我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其有限性是说:它由于规定非我,也使自己有了规定,成为有限的。其无限性是指:它设定自己并规定非我,因而呈主动态。其中,由于自然界只是实践自我复归自身途中所要克服的障碍,所以,规定非我的有限性只是手段,其目的是显示活动的无限性。手段和目的的关系统一了实践自我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实践自我的活动还具有永恒性。

实践自我扩展自己,力图把握整个实在,但其目的永远也达不到。因为它要把非我规定为与自我一致,但对立的二者永远不能完全一致。

所以,实践自我规定非我的活动只是一种倾向和无限的努力。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冲动。

实践自我借助冲动不断地规定非我、克服自然,以使自身的有限性服从于无限性,从而获得自身同一的自由,掌握自然,同时也充实了理论自我概念的内容,最后终于发展出绝对实在。至此,绝对自我又回到自身,知识学体系的终点和开端相合,呈圆圈状发展。

费希特的《知识学》一书从精神本源自我出发,经过概念的抽象演绎引申出自我意识和自然界,最后又复归到绝对自我本身。

全部体系都是按正、反、合的步骤找出自我及其行动中所包含的矛盾加以展开的,构成了严密统一的逻辑体系。这种从意识活动中抽象地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充分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思想上向往革命而在实践上又不敢采取任何行动的软弱性格,而它兼有辩证法及形而上学两种色彩的思辨方法,则为后来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开了先河。

此书由于展示了知识学体系的全部构架和基本内容,因而在费希特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