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清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45页(853字)

【生卒】:1897—1945年

【介绍】:

日本哲学家和评论家。

出生于兵库县揖保郡揖西村。1917年入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留校从事历史哲学的研究工作。他是当时京大西田几多郎和波多野精一教授的得意门生。

三木在他们的支持下,于1922年留学德国,先后直接受教于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和存在主义代表者之一的海德格尔。在此期间他发表了《李凯尔特对日本哲学的意义》,表示了对李凯尔特哲学和西田哲学的崇拜心情。后来三木到巴黎,偶阅巴斯卡尔的《思想录》,深受感动,改变小住的初衷,收集、研究巴斯卡尔哲学。

1925年回国后写成《巴斯卡尔的人的研究》(1926),成为三木第一部重要着作。三木哲学理论受到多种流派的影响,除上述外,还有狄尔泰哲学、柏格森哲学、奥古斯汀哲学以及佛教哲学。

30年代,在工人运动高涨和克思主义哲学影响下,他一度接近马克思主义,写作了《人学的马克思形态》、《唯物史观与现代意识》等,并同友人羽仁五郎共同创办了《在新兴科学的旗帜下》杂志。

三木因同情共产党两次被捕。第二次被捕后在二次大战日本投降后也未获释放,1945年9月死于丰多摩监狱。

三木的主要着作除上述外还有:《社会科学的预备概念》(1929)、《历史哲学》(1932)、《危机意识的哲学说明》(1932)、《哲学笔记》(二集,1941)、《构想力的逻辑》(1939)。

1966-1968年岩波书店出版了《三木清全集》(19卷)。

三木清的哲学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贵的探讨精神,因而引起不小的争论,受到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有人认为他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着,是用资产阶级腐朽哲学修正马克思主义,属于日本型的修正主义思潮。他曾提出过“协同主义”理论,有人认为是帮助法西斯主义,鼓吹侵略战争。

但有人认为他的哲学主流是探讨的、反抗的。

上一篇:三界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