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55页(2588字)
日本现代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西田几多郎(1870-1945年)的处女作。
该书从“纯粹经验”出发,主张真正的实在是一种“主客合一”、“物我相忘”的境界,企图建立一条既非唯心,也非唯物的哲学上的中间道路,实际上则是一种以东方佛教思想为基础,以西方哲学思想为材料的唯心主义哲学。青年时代的西田,曾是激进的“明治青年”的一分子。
在明治政府由进步转向保守、加紧强化其专制统治的形势下,他积极投身于同明治政府斗争的热潮之中。1890年因对第四高等学校实行军国主义教育不满而退学,又逢其父破产,家境衰败,不得已而“屈节”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哲学选科。
帝国大学对于选科生一向实行严格的差别待遇,毕业后就业困难;因而西田毕业后也就不得不回到故乡,作一名乡下的中学教师。诸如此类的不满和不安心情,使之产生了“人生落伍者”之感,饱尝了精神的痛苦。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走向禅门,求救于佛教,企图通过参禅把握人生的意义。经过十多年的思索和体验,于1906年开始执笔写作《善的研究》,历时五年,1911年由岩波书店出第1版,1921年出第2版,1941年出第3版。该书的中译本,1929年以《善之研究》之名由开明书店出版。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将之收入“汉译世界学术名着丛书”以新译本《善的研究》出版。
该书内容共分4编:(1)纯粹经验(共4章);(2)实在(共10章);(3)善(共13章);(4)宗教(共5章)。“纯粹经验”与“实在”两编论述了“西田哲学”的基本观点,“善”和“宗教”两编则是这个基本观点在伦理学和宗教上的应用。
第一编,作者阐述了作为其思想根底的纯粹经验的性质。西田认为,纯粹经验是“丝毫未加思虑辨别的”,排斥了任何判断、思虑以及任何附加的东西。从而,使之与“实际上总夹杂着某种思想”的一般所说的经验区别开来。这样的纯粹经验实际上是排斥了经验中的物质内容,使经验变成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他认为,纯粹经验即“还没有主客之分,知识和它的对象完全合一”的直接经验。并且它不是个人的经验,而是超个人的经验。西田企图以此超个人的经验摆脱赤裸裸的唯我论,结果却陷入了神秘主义的泥潭。西田认为,纯粹经验是“主客合一”的意识状态。然而,他所谓的“主客合一”并不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合一,而是意识内部的意识作用和意识对象之间的“合一”。
这个“主客合一”的状态是“物我相忘,既不是物推动我,也不是我推动物”的状态,也是“没有精神和物质的区别,只有物即心,心即物”的状态。
自然和精神、主观和客观都是“主客未分”的纯粹经验分化发展而成的,是纯粹经验的体现,若没有纯粹经验,自然和精神便失去它的实在性。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不过是纯粹经验这个“唯一的实在”的两个不同的表现,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则固执其中一方面而导致片面性。
西田把纯粹经验描绘成既非精神亦非物质,既非主观亦非客观,其用意是企图标榜自己的哲学为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的第三条道路的哲学。这当然是徒劳的,归根结底,其哲学是唯心主义的。
第二编,叙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是本书的重点”。
西田认为,“真正的实在”既不是主观的观念,也不是客观的物质,而是“主客合一的、知情意合一的意识状态”,实质上也就是纯粹经验。
要正确地把握实在必须从纯粹经验出发,从而在实际上就是由意识来把握意识。西田认为,“真正的实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其自身中包含着无限的发展性。“实在”一方面是“无限的对立”,一方面是“无限的统一”。对立与统一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有矛盾所以有统一”。
他力图从“对立与统一”中把握“实在”。西田认为,作为“真正的实在”的纯粹经验,首先从整体的“一”出发,然后分化发展成个体的“多”,而当个体的“多”分化发展终结时,实现了更大的、更深刻的“一”。因此,他把实在的根本形式归结为“一和多”。进而又主张矛盾是推动“实在”发展的动力。
这种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如果剥去其唯心的外壳,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第三编,作者论述了善的问题。首先,西田对以前的各种伦理学说进行了评介。根据划分善恶标准的不同,他将伦理诸说划分为他律伦理学和自律伦理学。
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他们各自的基本观点,并逐一作了批判。在此基础上,西田展开了他自己的“活动主义”伦理学。
主要包括论行为、意志及价值;论善;论善行三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西田分别界定了行为,论述了意志及其自由问题,并就价值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第二部分,西田对善的论述构成了其活动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了其伦理思想的特点。他论述了善恶标准问题,主张“人格决定论”,以真、善、美的统一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第三部分,西田探讨了善行为的动机、善行为的目的以及完整的善行是什么的问题。他主张一种“动机决定论”;认为善行为就是“爱”;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一致的;论述了社会之善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家庭-国家-人类社会的统一;最后以对所谓完整的善行的论述作为其活动主义伦理学的完成。
第四编,作者就宗教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西田认为,把宗教的目的看作是追求自己的安心是错误的。宗教讲的是神与人的关系,神是宇宙的根本,人是指我们的个人意识。
“在一切宗教的根本上必须有神人性质相同的关系……神是宇宙的根本,同时又必须是我们人类的根本,我们皈依于神就是皈依于我们的根本”,“我们能够作为神意来认识的事物,只有自然的法则,此外没有叫做‘神的启示’的那样的东西。
”在叙述了神与人的关系之后,西田又说只有神才是真正实在的,“但并不能因为这样就把我们的个性看成是虚幻的……我们的个性也是神的分化物,每个人的发展就是完成神的发展”。这样就达到了神与人、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的合一,“总算达到了我想要说的终点”。
该书是一本唯心主义哲学着作,由于它在“西田哲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使它成为一本日本哲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着作。书中阐发的作为西田哲学基本概念的纯粹经验,是东西方哲学融合的典型代,对日本近现代东西方哲学融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