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60页(2030字)
佛教部派之一。
巴利文为Theravāda。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逝世100年,僧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据北传佛教记载,分裂的原因是对教义的解释不同而引起的。比丘大天提出阿罗汉果不是佛教徒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和修行所证的果位。认为阿罗汉有五种局限性:(1)虽为阿罗汉,还有生理欲望的存在,有梦中遗精(余所谤);(2)还为无明所覆盖(无知);(3)还有对教理和戒律、三宝(佛、法、僧)的存疑(犹豫);(4)还需要佛和其它先辈的指示(他令入);(5)有时如发不出苦的声音,仍有世无常、苦等痛切的感觉(道因声故起)。所以阿罗汉不是究竟位,佛才是究竟位。大天的意见遭到当时教团内部诸长老比丘的反对,于是僧伽发生分裂,形成以大天为代表的大众部和以诸长志为代表的上座部二派。
南传佛教的说法是,佛灭百年后,以毗舍离城为中心的东方跋耆族比丘对于戒律采取较自由的行动而归结为“十事”,以耶舍为首的西方(以摩咤罗城为中心,西北及印度河流域)比丘则认为“十事”为非法,因而引起争论。所谓十事是:(1)角盐净(普通的食物容许第二天再吃,食盐可储藏在角器内供日后使用);(2)二指净(如果中午太阳的影子过二指头时进食,还可称正午食;(3)复坐食净(吃完了,还能再坐就食);(4)他聚落净(食后,还能到附近乡村聚落再吃);(5)酥油、蜜、石蜜和酪净(不到时候,也能饮酥油、蜜、糖和奶酪);(6)饮阇楼伽酒净(比丘生病时可以吃一些未发酵的酒);(7)无缘坐具净(比丘用的坐具可随意大小);(8)所习净(出家前所习的东西在出家后仍可受习);(9)赞同净(僧团有事必须大家商量,不能独断专行);(10)金银净(比丘也可以受蓄金银)。双方争论的结果,形成二派。以十事非法的耶舍为代表的僧团长老组成了正统派的上座部,坚持实行十事的跋耆一派,成为非正统派的大众部。
西藏佛教记载以俗语诵戒是大众部,以鬼语(非雅利安系的地方语言)诵戒的是上座部。
上座部成立100年后又分裂出若干个派别,据北传《异部宗轮论》载有如下派别:
上座部成立时最初在北印度活动,以后逐渐西迁到雪山地区,被称为雪山部,又名本上座部。
这支部派最后终于和其它部派融合而消声灭迹。其它由上座部分裂出来的部派也已消失。现在所流传的上座部是公元前3世纪时由印度阿育王时代渡海南传到斯里兰卡地区的“说分别部”,也称“南传上座部”。这个部派又由斯里兰卡传到东南亚地区,现在除了越南之外,东南亚国家和斯里兰卡仍然流行“南传上座部”,但是在这些佛教国家又有新的不同支派再次产生。
在南传上座部中最着名的是斯里兰卡的大寺派,它被认为是当今正宗的南传上座部宗派,有属于本宗的一套用巴利语撰写的佛教三藏,以及用僧伽罗文撰写的佛经注疏。南传上座部佛典在中国古代汉译和藏译佛典里有一些专着和片断译文,它们大都是由僧侣从斯里兰卡或其它东南亚国家直接带来的“西经”。
上座部佛教理论思想反映在佛教三藏的论藏之中。《法聚论》、《分别论》、《界说论》、《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发趣论》七论是最着名的理论书籍,除《论事》外,其余六论都包摄于中国古代姚秦代译出的汉译《舍利弗毗昙》佛典中。
《清净道论》是南传佛教的最着名理论着作,它把南传佛教哲学思想纳入体系,脉络清楚,被誉为“南传佛教百科和佛教三藏注疏”的精要。《摄阿毗达磨义论》是南传佛教论藏哲学的纲要。
南传上座部思想基本上保持了原始佛教的面貌,但又有所发展、创新。在哲学上持二元论观点,认为由“心”、“色”二法组成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色可以离开心而独立存在,是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基本原因。
同时又强调人的认识和外界并不直接发生联系,而是依靠两者之间的媒介物“识”(六识)而缘起产生认识作用,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作用认识世界。讲色不能离开心,但心并不等于色,它们分属于两个各自独立的范畴,同时又不能断然分开,但又主张在概念上有“名色分别”之说。在心理学方面南传佛教有一套完整的学说,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世间89种状态,出世间47种状态,共121种心理活动,并将心理活动归结为14种特征,每种心理活动又具有1至5种特征。这些详细的分类和心理分析描写,早于西方心理学说1000多年,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上座部重视心理的描述和分析活动,因此开大乘瑜伽行派唯识学之先导,属于上座部分化而出的经量部理论,进而发展到瑜伽行派的唯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