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和巴利语大藏经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61页(1629字)

上座部佛教是部派佛教中流传下来仅存的一部,属于小乘佛教,也称为南传佛教,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越南中部和南部地区,以及我国云南省西南部分地区。

本世纪以来,上座部佛教还流传布到英国和美国,建立了一些精舍,发展了一定数量的信徒。最早的传播时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时,阿育王派遣僧团到锡兰和金地传教,建立以巴利语为主要的宣教工具,采用各地区本民族语言特点,按巴利音序创立文字,用来音译巴利语三藏典籍,以便更好地传播上座部佛教。现在保留下来南传上座部佛典,虽然文字各异,计有僧伽罗文、缅甸文、泰文、高棉文、老挝文、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傣绷文等语言或方言文字的音译巴利语大藏经,其收录内容几乎基本一致,这也可算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特点。公元10世纪以后,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国家王室的推崇和提倡,并互派僧侣留学,勘定佛典等,有的还确立两个分支部派的僧王制度,佛教被尊为国教,在大众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很早以来,上座部佛教由于遵守戒律的宽严程度不同,而分为两派,两派的名称,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称谓不同,但总括起来是“田园派”和“山林派”之别。此后,又由这两派分裂出许多不同的支派,在不同的地域内,形成各自的特点。

关于佛典的结集,自释迦牟尼逝世之后的500年间,虽然举行过多次,而且是以小乘经典为主。但正式的巴利三藏结集,应为公元前1世纪时在锡兰中央省摩多罗镇的阿卢精舍举行,有500比丘参加的第四次结集为始。

在这次结集期间,会诵了上座部巴利语三藏,修订古僧伽罗三藏注疏,首次用僧伽罗字母音写巴利语三藏,刻在贝叶上,成为以后在信仰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地区中,用自己的文字音译巴利三藏的模式。此后,在漫长的岁月中,又经过好几次的结集,使巴利语系三藏的编纂,更趋充实。据泰国伐奈那亲王所着的《结集史》载,上座部佛教曾在锡兰举行过第四次至第七次结集,在泰国举行过第八、第九两次,一共9次。其中最着名的是第九次结集,公元1788年,曼谷王朝的拉玛一世召集了230名硕学比丘和30名皇家学者,对巴利三藏整理编定,共288箧,称之为“结集版”三藏。

缅甸佛教史所载,继第四次结集以后,1871年,明顿王曾召集各派长老2400人于曼德里举行第五次结集,重编缅文巴利三藏,会后将全部经典刻在729块大理石碑上,以垂永久。和我国的房山石经为两大佛经碑林。1956年,释迦牟尼涅槃2500年纪念时,缅甸政府曾邀请各国佛教界代表,举行了有2500人参加的第六次结集,校勘上座部缅文巴利三藏,会后印行结集版藏经共51卷。

同时印度佛教界也编辑出版了梵文天城体字母的巴利三藏41卷本。

巴利语系的大藏经虽然有各种不同文字的差别,但其内容基本一致,其编次为律、经、论和藏外四大部分:律藏包括别部(戒律条文)、犍度(僧团生活制度)、附篇(戒条的解释)等三个部分;经藏包括长部诸经(相当于汉译长阿含经)、中部诸经(相当于汉译中阿含经)、相应部诸经(相当于汉译杂阿含经)、增支部诸经(相当于汉译增一阿含经)和小部诸经等五个部分;论藏包括法聚论、分别论、界论、双论、发趣论、人设施论及论事等七部论;藏外包括注疏和其它两类,注疏共24种,计律藏疏2种,经藏疏19种和论藏疏3种。其它类收录《岛史》、《大史》、《弥兰王问经》和《清净道论》等四部着述和各个国家及地区佛教徒的不同论着。

巴利语系大藏经共有贝叶、纸写、石刻和排印本等不同版本。计僧伽罗文贝叶本和排印本(67卷),泰文贝叶本和两种排印本(39卷本和45卷本),缅甸文贝叶本、石刻本和五种排印本(20卷本、21卷本、37卷本、38卷本和51卷的疏释本),高棉文贝叶本和排印本(49卷),老挝文贝叶本和排印本,4种傣文方言字母的贝叶本和纸写本,天城体梵文字母排印本(41卷),拉丁字母排印本(65卷)和日文译本65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