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02页(1230字)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使用这一哲学用语是指主体与客体达到统一的行动方式和认识方式。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首先对“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作了区分。理论理性即认识主体,它通过主观的先天认识形式与从外部接受的经验材料的结合达到普遍性认识,但理论理性的活动范围仅限于现象界,不能达到对无限本体的认识。实践理性即道德主体,它通过理性自身普遍的道德律令支配意志行为,从而达到理论理性所不能达到的无限和自由。

所以,康德限制了理论理性的自决能力,通过实践理性来保证和达到理性的自决,申明理性的自由原则。

但是,由于康德割裂了主体与客体的联系,导致了他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分离,最终陷入不可知论。

与康德相反,黑格尔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出发,把理论和实践看作是理念实现主、客体统一的不同环节,从而使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

黑格尔在逻辑学“概念论”中的“理念”阶段,阐述了理论和实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黑格尔认为,在“理念”阶段主体与客体能够达到统一,但这种统一必须经过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实现。

理论活动即认识本身,指认识主体“接受了存在着的世界,使进入自身内,进入主观的表象和思想内,从而扬弃了理念的片面的主观性,并把这种真实有效的客观性当作它的内容,借以充实它自身的抽象规定性”。理论活动的目的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知它,认识不谋求改变世界,而是被动地接纳它,其目的在于“真”,认识世界“是如此”。

黑格尔称理论活动是认识真理的“冲力”。但理论活动所达到的只是有限认识,认识的必然性只能是主体自身的活动,这就由被动接纳世界的理论活动过渡到主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即行为主体的意志活动,它“扬弃了客观世界的片面性”,“将客观世界仅当作一假象,仅当作一堆偶然的事实、虚幻的形态的聚集。它并且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这本性现在被当作真实存在着的客观性),以规定并改造这聚集体”。实践活动在于谋求改变世界,使之与其自己的目标相一致,其目的在于“善”,使世界“应如此”。黑格尔称之为实现真理的“冲力”。

实践活动包括三个环节或阶段,即主观目的、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实现了的目的。实践所实现的目的也是有限的,因而实践活动采取了向着“善”不断努力的无穷系列的形式。

黑格尔认为实践高于理论,“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但是理论和实践都是理念自我认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

就两者自身而言都是片面的、有限的,这种有限性正是主体与客体、“是如此”与“应如此”之间的对立的表现。

因此,“善之理念唯有在真之理念中才能找到它的补充”。必须“回归到理论的理念和实践的理念的统一”,理论和实践才能克服各自的片面性,达到“是如此”和“应如此”的统一,从而达到作为主、客体绝对同一的绝对理念。黑格尔对实践和理性所作的阐述极为精辟和深刻,成为克思建立实践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