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茨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21页(891字)

【生卒】:1899—1959年

【介绍】:

美国现代着名的现象学哲学家与社会学家。

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32年经卡夫曼介绍结识胡塞尔,以后便经常去弗莱堡大学看望胡塞尔,与他保持密切的私人关系。30年代移居美国纽约,先担任一家银行的金融顾问,后担任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教授。

他的主要着作是两卷本的《论文集》。

舒茨作为现象学社会学研究的开创者,在国际上享有广泛的声誉。

他试图为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寻求一个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柏格森哲学尤其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些基本范畴。他曾探讨过在具体经验中的时间构成问题,并运用这种观点彻底分析我们对他人的理解。

舒茨提出了社会世界的结构分析理论。他认为,社会世界可以分成四种结构层次:一是社会环境,由我们最亲近的朋友组成;二是社会同时代人,由我们同时代的似曾相识的人组成;三是我们前辈所处的社会世界;四是由我们的后代所组成的未来世界。

他利用詹姆士的理论分析我们所处世界的“多样化实在”,比如我们从日常生活世界进入梦的世界的过程,指出生活世界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科学理解的共同意义基础。此外,他还具体地讨论了人的选择行为问题。

正因为舒茨的侧重点是社会世界的结构层次,所以它特别注意现象学的“主体际性”理论。他详细考察了胡塞尔、舍勒与萨特的“非我”学说,认为它可以作为人的社会交往的一种模式。

不过,他认为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理论基础是不充分的,而宁愿用“世俗现象学”来称呼自己的学说。他明确提出,先验的还原理论不适用于他对社会生活结构层次的研究。

舒茨曾计划写一部系统的论述社会世界结构层次的着作,因为早逝而未能如愿,他的学生托马斯·洛克曼正根据舒茨的德文手稿加以整理,第一版已经面世。1970年,美国现象学家纳坦逊(Natanso,Maurice)为纪念舒茨,主编了《现象学与社会实在:纪念阿尔弗雷德·舒茨》一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