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本格勒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30页(1142字)

【生卒】:1880—1936年

【介绍】:

德国历史哲学家,曾就读于哈勒、慕尼黑与柏林大学,190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学教师,1911年后定居慕尼黑专事着述。

着有《西方国家的没落》(Der Untergang des Abendlandes,2卷,1918-1922)、《普鲁士主义与社会主义》(1920)、《人与技术》(1932)和《决定的年代》(1934)等。

《西方国家的没落》一书,由于预言了西方世界的没落,这种历史悲观主义投合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社会普遍的悲观情绪,所以名噪一时,斯本格勒为此名扬欧洲,但当时的学术界对该书的反映并不十分热烈。此书以历史形态学的形式对全部世界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解释,它摈弃了19世纪流行的历史进化观点,认为世界历史并不具有统一发展性,而是可以把它看作由若干独立的文化单元所组成,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种文化:中国、古墨西哥、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和西方。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各自都具有大致相同的生命周期,即发生(无历史期)、发达(文化期)和衰败(文明期),以后又回到无历史。每种文化虽各具有自己的精神、灵魂和表现形式,但都遵循上述这一周期而兴衰,它们在空间上是独立的,在时间上是平行的,因而具有可比较性。据此,人们可以推知他们的过去、预言他们的未来。

他预言目前的西方已经走过了它的兴盛期而进入没落阶段。

他的思想先后受到歌德的生机主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和尼采的生命哲学的影响。

他的理论构筑在想象和预言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一个不断地重演自己历史的世界模型,但它并不认为这种循环只体现在某一种文化身上,而是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这样的必然。

由此可见,他已经改变了西方史学家传统的欧洲中心论的观点,而表现出多中心论的主张。

他在政治上主张极权统治,反对自由主义和民主,鼓吹国家对个人的绝对权威是普鲁士的传统,梦想实现大一统的德意志帝国统治。这种观点应合了纳粹主义的需要,但他不赞成种族主义,他的历史悲观论也不符合纳粹党的需要,所以他仍然受到纳粹的批判。

他的一些观点曾对当代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等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出现过“新斯本格勒派”。但汤因比认为各种文化可以有渊源,相互之间可以渗透、可以作用,斯本格勒却认为一种文化的精神不能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上。他的历史形态学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也曾经在中国的部分学者中间流行。其时“战国策”派的理论根据即源于他的学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