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运行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60页(1332字)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代表作,1543年5月24日于弗伦堡问世。
该书全面论述了宇宙日心理论,它的发表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天体运行论》共6卷131章,前面附有一篇献词性的序言。在序言中,哥白尼表明了他的思想的发端和形成过程。
他对当时的地心体系感到不满,因为它不仅十分复杂,违反了简单性和和谐性的原则,而且不能得出与实际观测一致的计算结果。
为此他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在求助于古典作家的着作时,他发现了一批早期思想家提出的地动说,这启发他也开始考虑地球的运动。经过大量的观察和计算,哥白尼终于发现只有日心体系才能给予天体以和谐和秩序。
第一卷共14章,论述了地球的运动,各星轨道的位置以及宇宙的总体结构。其中首先指出宇宙和大地都是球形的,然后说明宇宙表面上的转动是地球周日旋转的结果,地球也是一颗行星,绕日运行。
哥白尼还驳斥了地心说和认为地动会使地球飞散的观点,以及亚里士多德对运动的分类,和宇宙只有一个中心的看法。
表明太阳的黄道运动和行星的顺行、逆行只是地球运动的反映。
第一卷还叙述了天体的顺序:恒星天球,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和水星,月球绕地球运行。运行周期:土星,30年;木星,12年;火星,2年;地球,1年;金星,9个月;水星,80天。
之后说明了地球的三种运动:第一种,自西向东绕轴昼夜自转;第二种,地球的周年绕日旋转;第三种,地心和赤道倾斜面的周年运转。第一卷表述了哥白尼日心地动说的基本框架,也集中体现了他的创造性和革命性思想,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第二卷共14章,主要是介绍用三角学的方法研究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包括赤道,黄道,子午线的弧和角,确定黄道倾角,恒星赤经倾角,地平的划分,恒星的位置等内容。
第三卷共26章,讨论了地球的绕日周年运动和由此产生的视运动,各种运动的规则性和不规则性,以及对这些运动的计算。
在这一章更精确的讨论中表明了太阳稍偏离宇宙的中心。
第四卷共32章,论述了月球运动的理论,包括月球的大小,地月距离,运行的规则性和不规则性,日食和月食的出现,以及有关方面的计算。
第五卷共36章,详细讨论了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及其相对于地球的视运动,给出了五大行星的运行星表,以及对它们的视运动的时间、位置和弧度的计算。
第六卷共9章,介绍了五大行星的纬度和轨道倾角,及其有关计算。
《天体运行论》中充满了天文学的专门术语和数学计算,它把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有关日心说和地动说的思辨性猜测整理成为一个统一的日心理论体系,向传统的地日理论、至高无上的学术权威以及神学教条发起了有力的挑战。在科学思想的解放和哲学思想的转变中,它的历史作用是极其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