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97页(690字)

印度哲学名词。

与“有”相对,亦译“非”“不”。印度很多派别都使用“无”。

胜论派认为世界上既然有实体、性质等存在的范畴。那么,也必然有着与存在相对立的非存在范畴,此非存在即是“无”。

非存在的范畴有五种:(1)未生以前的非存在(未生无,Pragabhāva),即实体、性质、运动还未结合起来的一种非存在。例如说:“一个房屋将用砖瓦制成”,但在这个说法中砖瓦还未变成房屋。

这种非存在没有开端,只有结果;(2)已经消灭了的非存在(已灭无,Pradhva ssabhāva),即实体、性质、运动等等在一度结合之后又消灭了的一种非存在。例如,一个罐打散之后,在散片中就没有罐,这种非存在只有开端,没有结果;(3)绝对的非存在(毕竟无,atyantābnāva),即两种事物在任何时候,即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发生结合的一种非存在。例如,在中不存在角等。这种非存在既无开端亦无终结;(4)相互排斥的非存在(更互无,anyonyābhāva),即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的相互排斥的非存在。例如不是,马不是牛;(5)不能交会的非存在(不会无,asa msargābhāva),即一个事物不能和另一个事物会合的非存在。例如,水中无火的性质等。

佛教认为无是一种非存在,也是事物变化的形态和存在的条件。从世俗来看,无只是否定事物存在一词,对最后的真理来说,无有两种含义:①否定任何存在;②超于有无之上的一种空寂本体,也称“妙无”或“虚无”。“无”作为非存在是在后期佛典注疏里出现,后期佛典释无,往往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心理感受,即禅定者的最后空无境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