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勒尼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18页(2791字)

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3世纪在古希腊昔勒尼城邦部分苏格拉底学生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伦理哲学流派。

主要代表人物是阿里斯底波和他的追随者德奥多罗、赫格西亚等人。

昔勒尼是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殖民城邦。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希腊人在这里建立了殖民城邦,现为利比亚昔勒尼区的重要城市。

昔勒尼学派因其成员出生在这里并且以这里为活动中心而得名。

这一学派以追求快乐为宗旨,又称为快乐学派。他们的着述已经散失,只有部分残篇留存于世,还有不少轶事和故事流传下来。

阿里斯底波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昔勒尼人,父亲是一个商人。

他游学到雅典,接触到智者学派,后来又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去世之后,他曾经到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锡拉库萨避难,很受僭主狄奥尼修一世的宠爱。昔尼克学派的第欧根尼、拉尔修曾经骂他是狄奥尼修一世的走、御犬,他却毫不在乎。据说有一次,第欧根尼在洗菜时遇到阿里斯底波,喊道:“如果你知道亲自洗菜,就不用尾随王公贵人了。”阿里斯底波回答说:“如果你知道与人们往来,就不用去洗菜了。”阿里斯底波放荡不羁,挥金如土。在一次旅行中,他的奴隶觉得肩扛一袋太重了。他便说:“把太多的扔了吧,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一个妓女对他说怀孕了。他回答道:“你怎么知道自己怀的是我的孩子。如果你走过荆棘丛,你能说得出是哪根刺把你刺了?”阿里斯底波临危不惧,居安思危,适应各种环境。据说柏拉图对他说过:“只有你一个人,既可以穿紫袍,又可以穿破衣。”

阿里斯底波的生活方式正是他的伦理哲学的具体体现。阿里斯底波认为,人的一切都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的。从理论上说,人对于对象的认识是从感觉出发的;从实践上说,人对于对象的行为也是从感觉出发的。感觉不是客观的东西,客观的东西却在感觉之中。

世界上只有感觉本身才是可以意识到的、可以理解的、不会出错的,而引起感觉的外界事物却是变化不定的、不可理解的、无法说清的。人们谈论外界事物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于人来说,外界事物不过是用一种共同的名称加以指称的东西,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人类共同的真理标准。

感觉既是人的认识,又是人的行为;既是认识的标准,又是行为的目的。

因为对于人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感觉,每个人也只有自己特殊的感觉。所以,感觉所能达到的才是人生的一切。

对于一切事物来说,感觉的存在就是标准和目的。我们遵循感觉而生活,注意证据和校正。

求得证据要联系到别的感觉,求得校正要联系到快乐。因此,感官的享受和快乐是人生最大的善。

善的标准和目的决不是别的什么,只能是享受和快乐。寻求快乐和愉快的感觉,就是人类的天职和最本质的人性。

愉快的感觉令人满足,就是善;不愉快的感觉与人对立,就是恶。在阿里斯底波看来,苏格拉底所说的共同本质、一般概念、理性思维只有作为个别的意识或感觉,才是实在的、真实的。个人的快乐和享受,才是人的理性心灵所寻求的唯一的东西。

德奥多罗是昔勒尼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他也是一个数学家,并且传授知识、招收学生。这种经历对他的哲学思想影响极大。

德奥多罗和阿里斯底波一样,认为感官的享受和快乐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和阿里斯底波不同的是,他认为感觉离不开理智,应该用理智来指导感觉。

快乐是属于理智的,忧愁是属于无理智的。

直接的感觉,仅仅作为感觉的感觉,例如苦和乐,是无足轻重的。

他把善规定为理智和正义,把恶规定为善的反面。在德奥多罗看来,作为感觉的感觉,只具有直接性,因而并不是本质的东西。

直接的感觉、个别的感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一种完全不确定的东西。因此,对于直接的个别的感觉加以理智的普遍的判断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超出个别性,才能获得更大的享受和快乐,才能获得与人的本质最为和谐的享受和快乐。

德奥多罗认为,人的本质或者说真实的存在,就是理智和正义。人们就是依靠理智和正义才知道在那里能够得到与人的本质最为和谐的享受和快乐。这不是说离开感觉,仅仅用理智去享受快乐,用思虑来寻找幸福。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就是空话,就是毫无思想的言语。而是说,用理智来指导感觉,通过理智使感觉获得最大的享受和快乐。

理智使感觉在寻求快乐中掌握了一定的方寸,避免因为追求快乐反而得到痛苦。我们应当成为快乐的主宰,而不应当反过来被快乐所主宰。

德奥多罗甚至否认神的存在。在他看来,宗教便是人们追求享受和快乐的重要障碍。

他认为,宗教使人畏惧,以至不敢去追求现实的享受和快乐。据说德奥多罗因此而被雅典当局驱逐出境。

赫格西亚也是昔勒尼学派的一个着名的代表人物。他既和阿里斯底波一样,认为感觉的享受和快乐是人生的美德和目的;也和德奥多罗一样,认为直觉的个别的感觉并不是完全自在的东西。

在他看来,一切取决于人的感觉。但是,感觉并不能提供准确的知识,相反因人而异。从这里出发,赫格西亚得出了和阿里斯底波与德奥多罗不同的结论。他认为,既没有完满的快乐,也没有完满的幸福。

感觉一方面包含着令人快乐、适意、舒心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包含着令人忧愁、不适意、痛苦的东西。感官享乐的稀少、新鲜或过分,在有些人中间产生快乐,在另一些人中间则产生不快乐。贫与富对于快乐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们看到,富人并不比穷人享受更多的快乐。

同样情形,奴役与自由、出身的高贵与卑贱、有名望和无名望,对于快乐来说,都是无所谓的。赫格西亚认为,灵魂不仅遭到肉体的干扰,而且倍受精神的折磨。幸运刚刚遇到,转眼烟消云散般地幻灭。

所以,生活本身是无关紧要的。

只有在愚蠢的人看来,生活才是一件重要的事。贤知之士只是自为地生活着,为自己的目的生活着。

贤人并不认为别人与他有同样的价值。因为即使他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大的享受和快乐,这也比不上他给予自己的东西。

应当去做那些有理由认为是最好的东西。犯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因为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犯错误,只是由于被一种情欲所奴役了。贤人不怨恨,而只是劝告。他在生活中,与其说是企求善,不如说是避免恶。

贤人的目的是无忧无虑地生活。赫格西亚甚至认为,生命和死亡是一样的。

因为生命离不开痛苦,快乐和幸福无法实现,死亡却是纯粹的快乐,什么痛苦也没有。所以,无动于衷才是真正的快乐和美德。

据说赫格西亚在非洲北部的亚历山大里亚讲演,使许多人听后厌倦生活,自杀了结一生,因而被当局禁止讲学。

昔勒尼学派的伦理哲学带有极为浓厚的纵欲主义色彩。

这种纵欲主义色彩的哲学思想,对希腊晚期伊壁鸠鲁的伦理哲学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