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38页(3310字)
公元前4世纪-前3世纪在雅典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独立体系的哲学流派。
因为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往往在林荫道上散步时向学生讲授和讨论哲学,所以被称为逍遥学派,又被称为亚里士多德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泰奥弗拉斯多、斯特拉图、吕康等人。
亚里斯多德是希腊北方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吉拉人。
父亲是马其顿的宫廷医师。
18岁时到雅典求学于柏拉图,长达20年之久。他写作了大量对话,宣扬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他也曾经向柏拉图提出对理念论的不同看法,促使柏拉图在晚年修正理念论。由于雅典歧视外邦人,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去世之后,到小亚细亚的爱非斯讲学。波斯占领爱非斯以后,亚里士多德逃亡到累斯博岛的米提科尼。后来,亚里士多德应邀担任了马其顿王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师之一。马其顿统一希腊之后,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在吕克昂创办了一所学校,建立了逍遥学派。和马其顿帝国一统天下相呼应,亚里士多德形成和发展了以哲学为中心的多学科思想体系。
他广泛研究了各门自然科学,在认识论和逻辑学研究中,一度倾向于唯物主义。在建立四因论为中心的第一哲学过程中,他修正了又发挥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最后以纯粹形式论倒向客观唯心主义。
他还深入地研究了政治学和伦理学。亚历山大去世之后,希腊各地反马其顿运动风起云涌。亚里士多德不得不离开雅典,到欧比亚的卡尔基避难。第二年就因病去世。
亚里士多德着作甚丰,留存下来的也不少。主要着作有:《形而上学》、《物理学》、《论灵魂》、《范畴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伦理学》、《政治学》、《诗论》等等,大都有中译本。
亚里士多德把存在区分为本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况、活动、遭受十个方面及其相应的十个范畴。本体是指存在的个体单一性,其它九个方面是指存在的种属共同性。个体单一性的本体先于种属共同性的本体,本体是其它九个方面的基础。他称之为第一性本体。
种属共同性的本体后于个体单一性的本性,其它九个方面是本体的具体表现。他称之为第二性本体。本体范畴是指称本体的,在陈述中是主词。其它九个范畴是指称本体的某一具体方面的,在陈述中是宾词。本体范畴是其它九个范畴的基础,其它九个范畴是对本体范畴的表述。因此在他看来,本体范畴是第一性的、“先于的”,其它九个范畴是第二性的、“后于的”。
亚里士多德从个别事物出发探讨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与事物与范畴的关系,显然表现出一种唯物主义倾向。但是,由于个别和一般关系上的混乱,亚里士多德把物质存在和思维范畴之间的第一性和第二性、先于和后于的关系扩大到思维范畴内部,认为本体范畴和其它九个范畴之间也是第一性和第二性、先于和后于的关系,把本体范畴也看作为第一性和先于的,显然表现出二元论倾向。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认识论的研究中。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感觉,就必须有被感觉的东西。引起感觉的东西是外在的。感觉的对象先于感觉的产生。
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明确地表现出从物到感觉的唯物主义倾向。亚里士多德又认为,感觉经验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人和动物不同,人还能够凭靠理性灵魂进行概念的思维,从感觉经验中寻求所以然的根本原因。在他看来,人的认识的特点是,只采纳事物的形式而与事物的质料无关,从而超越感觉经验上升到一般理性。
就如蜡块只把带印的金戒指的印记接纳到自己身上,不取黄金本身,而只取其纯粹形式。他甚至认为,理性灵魂可以完全脱离事物独立地思维。
理性的对象是全部存在,因此思维者和被思维者是一样的。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强调了理性认识的能动性,却又把质料和形式、感觉和理性割裂开来。
亚里士多德在进一步探讨本体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时,提出了四因说。
他把本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区分为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质料因是指构成本体的基质原料,例如建造房屋所需要的砖瓦等建筑材料。形式因是指构成本体的结构样式,例如建造房屋所需要的设计图纸、样式模型。
动力因是指以质料和形式组合构成本体的力量来源,例如建造房屋的力量来自建筑师。目的因是指在动力作用下把质料和形式组合构成本体的缘故,例如建造房屋的缘故是为了居住或者为了祭祀。他认为,事物之所以生成变化,是因为趋向于一种目的,所以动力因实质上也就是目的因。目的是事物的实现即形式的确定,所以目的因实质上就是形式因。
这样,本体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被归结为质料因和形式因。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研究中,把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国体的政体分为好的和正常的以及坏的和不正常的两大类型。
前一类型又分为君主政体、共和政体;后一类型又分为僭主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他认为,介于两大类型之间的中等阶级执政的政治社会最好。与此相一致,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研究中,强调舍两极而执其中的适中美德。
这种适中美德的特点是,介于过度和不足之间。
一是把感性的内体快乐和理性的精神快乐结合起来,二是把知识的美德即知德和实践的美德即行德结合起来,三是把个体的伦理美德和社会的政治美德结合起来。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伦理学,相当直接地承继和发挥了苏格拉底特别是柏拉图的研究成果。
这对他在哲学上更多地承继和发挥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亚里士多德最主要也是最重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全面地总结和发展了古希腊哲学以往发展的历史成果,把对世界本原研究的元素论、原子论发展到本体论的阶段,从而把哲学和其它科学区别开来,确定了古代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这就极大地推动了古代哲学的独立发展。
亚里士多德去世之后,他的学生承继了注重自然科学经验研究的传统,不断地修正他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最后倒向客观唯心主义的失误。
泰奥弗拉斯多在亚里士多德第二次出走雅典时主持了逍遥学派和吕克昂学校。他在生物学、心理学研究中都有重大的贡献。
他根据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事物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的观点,并且以物质自己运动的结论反对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目的论观点。他认为,假若自然界中一切都有目的,那末水灾、旱灾的目的何在?动物的许多组成部分例如人的尾脊骨又体现了什么目的?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离开事实的编造。
斯特拉图接替泰奥弗拉斯多主持逍遥学派和吕克昂学校。他受到泰奥弗拉斯多更大更多的影响,一生致力于自然科学的实验观察和理论研究,以大量事实根据反对灵魂不朽说。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们往往从某些侧面而不是从根本上克服亚里士多德的失误,因此到吕康接替斯特拉图时,逍遥学派已经失去了重大影响和重要地位。公元前1世纪,逍遥学派的继承者安德罗尼科,为亚里士多德的着作进行了大量的校勘、整理、编纂和注释工作,不仅使学派重新活跃起来,而且推进了亚里士多德研究的广泛进行。
从这时候起,逍遥学派转向对亚里士多德着作的保存、流传和研究。
公元6世纪初,拜占庭皇帝尤斯底年下令禁止传播亚里士多德着作。逍遥学派因而瓦解。
公元13世纪以后,经院哲学家重新发现了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从神学教条出发挖掘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四因论、目的论、纯粹形式论、灵魂论来论证神学教条。亚里士多德哲学成为基督教封建化的主要理论来源。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中介,亚里士多德哲学对现代宗教哲学例如新托马斯主义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哲学对近代唯物主义也有较大的影响。
培根、斯宾诺莎、洛克等人都在克服亚里士多德的根本失误的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倾向。
至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研究成果,至今还是形式逻辑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