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81页(7130字)
【生卒】: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
【介绍】:
古希腊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哲学家。
柏拉图的学生。他于公元前384年生于斯塔吉拉,父亲是马其顿王阿穆塔的宫廷御医。亚里士多德17岁时被他的监护人普洛克西诺送到雅典,进入柏拉图学园学习,达20年之久,后来担任教师。
柏拉图逝世后,斯彪西普主持学园事务。亚里士多德与他有分歧,离开雅典来到亚洲的密细亚的阿索斯城一带讲学,建立学园,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3年后波斯帝国攻陷了城池,亚里士多德逃亡到累斯博岛的米提利尼城。
公元前343年,他应马其顿王菲力浦二世的邀请,任马其顿王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师。公元前339年离开马其顿的宫廷,回到自己的故乡斯塔吉拉。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又回到雅典。这时学园由克塞诺格拉底主持。亚里士多德在城外的一个名叫吕克昂的阿波罗神庙附近的运动场里创办了一所学园,这个学园被称为“吕克昂学园”。他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多在运动场里的散步区进行,边走边讨论问题,因此又被称为“逍遥学派”。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军旅中突然死去,雅典发生了反马其顿的风暴,亚里士多德便成为打击对象,他被控以“亵渎神灵”的罪名。亚里士多德把学园交给他的学生泰奥弗拉斯多,避难于卡尔基,次年因病逝世,终年63岁。
亚里士多德在知识领域中作过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他把广义的哲学,即一般性的知识分为3大类:(1)实践的;(2)创作的;(3)理论的。
实践的知识只研究行动本身而不管行动的结果;创作的知识是关于材料的塑造和制造的知识。它往往是指语言材料,创作是指词句的制作。
“理论”,在古希腊语里本义是凝视。理论的知识是一种不为其他实用目的只为知识本身的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最高贵的静观知识。
亚里士多德把理论科学又进一步分成3类:即物理学、数学和第一哲学或神学。亚里士多德及其学派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物理学和第一哲学上。我们称之为“形而上学”的,便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一哲学”。他明确地把第一哲学与其他科学区别开来。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普遍存在,其他分门别类的学科,是从这个全体上割取一部分而进行专门的研究。研究普遍存在也就是研究那些“其自身就是属于作为存在的东西”。这就是本原和最初的原因。亚里士多德提出,最初的原因共有4种:(1)质料因。一切事物构成和存在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铜之于雕像,银之于银碗;(2)形式因。决定一个事物之所以是那个事物的原因,因此它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定义,而不是事物的外表;(3)动力因。
一切运动和变化的来源,如父母之于儿女,创造者之于产品;(4)目的因。也就是为了什么,即目的性。
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实体问题是他的第一哲学的核心。因为实体和“作为存在的存在”几乎是同等的。实体就是与一切事物相关的“本原”。亚里士多德在这个问题上表现了困惑、动摇和混乱。
“实体”这个词在希腊语中原来就包含着两层完全相反的意思:(1)指个别的事物;(2)指普遍本质。在亚里士多德着重于世界的客观性和独立性的时候,他把实体第一层意思放在首要地位。
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才能独立存在,才是“第一实体”,一切其他属性是用来表述它们的谓词,而实体是主词。
另一方面,当他觉察到普遍形式和本质定义在认识中的重大作用时,就反过来把实体的第二层意思放在首要地位,强调形式的能动性。
他认为形式不但是事物的普遍本质,而且是事物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是诱发事物趋向目的的动力因。相对来说质料则完全是消极的,是实现目的可能性,是一种潜能。从形式即是现实性、目的因和动力因的前提出发,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得出结论,认为有一个永恒不动的,非感性的实体,一个完全没有质料的形式即“纯形式”。它是运动的第一发动者,也就是神。
这样便把神看作是宇宙万物的最后目的、最初的动因。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思想是很丰富的。他对自然界的各个领域进行过无数的观察和实验,记录了大量的科学材料,表现出许多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的萌芽。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中一切对象都由质料构成,并且必然具有运动和变化。
他将运动和变化区别开来,认为一切运动都是变化的,但不能说,一切变化都是运动。如产生和消灭,即从不存在到存在,或从存在到不存在的变化,就只能说是变化。他把狭义的运动分为3大类:(1)量的运动,即增加或减少的运动;(2)质的运动,即质的转变;(3)空间运动,即位置的变换。
他认为空间运动伴随着其他种类的运动。所以空间和位置是一切种类运动的普遍条件。亚里士多德不把位置看作是物体广延性所占据的空间,而是反过来将它看作是包围物体的边界。
从这里他得出两个结论:(1)没有无物体的空虚位置;(2)没有不占位置的无边界的物体。所以,宇宙的广延是有限的,在它之外没有虚空。
亚里士多德把时间定义为按照先后来计量运动。他认为运动是永恒的,时间也是永恒的。
宇宙有无穷的过去,也有不尽的未来。关于构成物体的质料,亚里士多德认为有5种:冷而干的土、冷而湿的水、热而湿的气和热而干的火。
这4种是构成月亮以下的地界中物体的元素。此外还有以太,它是比火更热更干的元素,是一种燃烧着的东西。以太构成了月亮以上的天体,由于以太最轻灵,所以它的运动形式最完美,进行无限和有限的圆周循环。
地上的元素各按其本性作直线运动,轻者以苍穹为归宿,自然上升,重者以大地为依据,自然下降。他认为自然中一切都是有目的的,“神和自然不作无益之事”。
亚里士多德是地球中心说的系统化者。他认为,宇宙是以不动的地球为中心的球体,地球之外包围着47层或55层中空球形的天宇,最外的一层是恒星天。所以,整个宇宙形成以地球为中心的同心球层,月亮、太阳、行星、恒星都围绕着地球运转。
不过恒星是固定在天宇上的,自身不动,它们是随着天宇而绕地球运转。
在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分类里,没有逻辑学的地位。
在他看来,逻辑学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的工具、手段。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
他认为,逻辑学所注意的只是语言的形式而不是语言的内容。词是语言的最基本的成分,每个词都是一个判定。
在《范畴》篇里,亚里士多德列举了10种判定方式,即10种范畴:实体、量、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具有、主动、被动。其中实体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
在一个命题中,只有实体居于主词的地位,其他9种,都是谓词,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主词加以陈述。
亚里士多德对定义作了专门研究,提出了本质定义即属加种差定义、语词定义、原因定义等。他讨论了下定义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提出了现在逻辑教本中仍在使用的一些原则。
亚里士多德把命题划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简单命题按“质”又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按“量”分为全称的、特称的和不定的。称肯定命题之间是矛盾关系;全称肯定命题与相应的全称否定命题之间是反对关系。他提到了特称肯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明确陈述。他没有专门讨论差等关系,但在三段论中实际上应用了这种关系。
他讨论了后来所说的“简单换位”和“限制换位”。命题的对当关系、换位等理论是三段论理论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研究了推理,认为推理是通过前提作出必然结论的逻辑形式。
直言三段论理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它分为3个格,共14个有效式。因为第一格可以得到AEIO四种结论,这种三段论的有效性很明显,无需再加上任何说明,所以亚里士多德把第一格各式称之为完善的三段论。第二格、第三格各式不具有这种特点,需通过换位和归谬等方法才能把它们化归为第一格,也就是需要通过第一格,才能揭示出它们的有效性,因此他把这两个格的三段论称之为不完善的三段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演绎推理理论。
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模态三段论理论。模态三段论是两个前提中至少有一个必然命题或偶然命题,而其他命题是实然命题的三段论。三个格的模态前提的组合共8种:(1)两个前提都是必然的;(2)一个是必然的,另一个是实然的;(3)一个是实然的,另一个是必然的;(4)两个前提都是偶然的;(5)一个是偶然的,另一个是实然的;(6)一个是实然的,另一个是偶然的;(7)一个是偶然的,另一个是必然的;(8)一个是必然的,另一个是偶然的。亚里士多德分别对三个格的模态三段论作了考察,提出了模态三段论有效性的规则。
亚里士多德除了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形式外,还研究了科学证明。他要求证明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是必然的;证明的最初始的命题必须是直接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直接的命题有公理、公设和定义。此外,在证明中还有推理规则,主要使用三段论推理。
他还讨论了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并认为直接证明比间接证明优越。同时,他还研究了各种谬误以及驳斥谬误的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社会政治立场明显地表现在实践科学中。实践科学有三个分支,即伦理学、理财学和政治学。
在这三个领域里奴隶被排斥在外。亚里士多德把奴隶称为“有生命的工具”、“能听话的财产”,他们虽然也是人,按其本性却要隶属于主人,服从主人,进行体力劳动。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说是古希腊从梭伦到德谟克利特幸福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心是关于幸福和实现幸福的条件问题。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综合前人伦理思想的成果,运用经验和理性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人类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和奴隶制社会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建立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幸福论伦理学的理论体系。
他的这种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奴隶主阶段的人性论。他认为,人的灵魂分为理性和非理性,即感情和欲望两个部分。
人区别于动植物的地方在于有理性功能,按理性生活。
人的理性一方面是纯粹理性,其职能是沉思真理,其完善的活动是理智的美德;另一方面是与感情和欲望相联系的,其职能是调解并控制感情和欲望,其完善的活动是实践的美德,即德性。理智的美德来自知识教育,实践的美德来自行为习惯,它是人们自愿选择的行为,是有目的自觉活动。在他看来,有德性的人其灵魂的各个部分是协调一致的,善行是这种协调一致的表现,恶行就是灵魂各个部分不一致的结果。
因此,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还认为,美德和善行皆由理性决定,理性的主动作用在于使人控制自己的心灵和行为,使之不走极端,即适中,符合于“中道”。凡符合中道要求的就是道德的;反之,就不是道德的。
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伦理思想中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成分,肯定了现实物质生活的幸福和快乐,认为快乐是人的德性活动的自然结果。
但是,他反对把幸福仅仅归结为快乐,尤其反对那种把快乐仅仅归结为感性快乐的纵欲主义。他所认为的幸福是合乎理性的活动,“是善德的实现,也是善德的极致”,即合其性,尽其才,按照理性和城邦法律的要求达到自我实现。
亚里士多德很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不经过严格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训练,很难使人养成按照德性要求正确行动的习惯,不能造就奴隶制城邦所需要的优良公民,也不能使城邦秩序和各种道德关系达到完善状态,实现城邦幸福。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反映了中等奴隶主的利益和道德要求,是古代希腊伦理学思想的高峰。
亚里士多德的理财学思想是值得重视的。他认为,个人的德性必须在家庭中培养和实现。家庭是个人最初所属的自然集体。家庭由两个要素构成:即人和财产及牲畜。在家庭财产中,奴隶是首要的,不可缺少的。奴隶是“人形的畜牲”。
他认为家长必须具有四种本领:取得财产、保护财产、增加财产和使用财产。所以“理财学”这个概念,后来就变成为“经济学”。
亚里士多德不赞成以获得财富为目的。他推崇农业,认为农业是最诚实的行业,并且有助于培养人的英雄气概,它不像商业那样,从事商业的人只会变得懦弱。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的本性是政治动物”。城邦是由家庭集合发展起来的共同体,国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目的是美好地生活;人不是神,如果没有国家这种政治共同体,人就会堕落,甚至比动物还坏。至于政体的优劣,不在于体制本身,而在于统治者是以谋取私利为目的,还是以谋取公共福利为目的。如果是后者,不论是个人统治(君主制),是少数人统治(贵族制),还是多数人统治(共和制),都是好的政体。
反之,如果以谋取私利为目的,不论是个人统治、少数人统治,还是多数人统治,都是坏的政体。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德性是最高的德性。
国家目的不在发展军事优势,而在于提高科学文化。有文化的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可能持久。
亚里士多德很重视法制,认为法律应和国家的形式相一致。立法者首先要关心青年的教育,法纪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德性。
亚里士多德的创作科学思想是很丰富的。他认为创作科学要和实践紧密相联,创作也是一种实践活动。
具有创作的特长,善于创作是一种理性的德性。创作的实践和伦理的实践不同,伦理的实践目的只在实践的本身,创作实践的目的和价值则在于产品,诗创作的目的和价值在诗篇之中。创作和求知活动也不同,知识的对象是永恒不变的,是作为真理的真理。创作活动的对象则是多变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进行创作。
他还认为创作的技术广义地说来,就是给予原料以形式。创作的对象有两种:一是完成自然所不能完成的东西,二是模仿自然已经完成的东西。
人来到世上,被赋予几乎获得一切技巧的能力,并且给了他两只手,这是一切工具的工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用技术服务于实际生活,模仿艺术给人以细腻的享受。它能净化灵魂,把灵魂从压抑的情绪中解放出来。
艺术作品,由于模仿了比通常更美好、更崇高的东西,所以成为道德修养的手段。艺术不模仿个别或偶然的东西,而是模仿个别对象的本质。艺术必须把每一个对象按照它所特有的性质加以理想化。
这样模仿的结果,艺术作品才是美的。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诗学》着作中。
在艺术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上,他坚持了反映论。“模仿说”是亚里士多德美学和艺术哲学的核心。
它肯定艺术是对客观自然、生活的“模仿”,艺术品要与自然、生活“相似”。艺术不同于科学知识,它不是以抽象范畴而是以自然和生活本身的形式反映现实。
与柏拉图贬低“模仿”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模仿比历史更接近哲学。因为前者的对象是可能发生的必然事件,而后者只涉及已发生的事件。
因此他认为诗比历史更真实。亚里士多德虽然沿用了“模仿”这个概念,但并不认为艺术作品只是自然和生活的“翻版”,而是通过人的创造,对事物规律性的掌握。所以,艺术仍保持着“技术”的含义,属于“创作”的学科,而不是“理论”的学科“诗”、“音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有用的技术”,在于它是一种“创作美的技术”。这种“创作美的技术”并不给人以实际的用处,而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
亚里士多德是历史上最早对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和道德教育作用在理论方面加以区别的哲学家。他认为,艺术家应当描写更加广阔的天地。
恶的、丑的东西,经过艺术“模仿”,作为艺术作品,仍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探讨了“史诗”、“悲剧”、“喜剧”等当时流行的艺术种类,在《政治学》中探讨了音乐的作用,在《修辞学》中研究了文学修辞和辩论术。
现在留存的《诗学》残篇主要是讨论“悲剧”的,亚里士多德又是最早从美学高度来研究“悲剧”范畴的哲学家。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指出悲剧是通过“怜悯”和“恐惧”的“净化”以引起观众的愉悦。悲剧之所以引起人的“怜悯”,是因为悲剧英雄遭受到不应有的或过分的灾难;而“恐惧”的原因则是观众感到有遭到剧中人同样结局的危险。
亚里士多德的着作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他生前公开发表供一般大众阅读的通俗读物,采取的是对话形式。这类着作大部分都已散失,只有一些片断残篇流传到现在。这类作品文体典雅,想象丰富,西塞罗誉之为“黄金河流一样的”作品。
其中主要的有《论灵魂》、《论正义》和《论哲学》等。第二类是他在吕克昂为自己学生所写的讲稿。
朴素无华,推论严谨,比较深奥。大部分几乎失传,保存下来的只是一小部分。现存亚里士多德着作主要有:《范畴》、《解释》、《前分析》、《后分析》、《论辩》、《智者的驳辩》,总称为《工具论》,主要涉及逻辑问题;《形而上学》,主要涉及抽象的一般理论问题;《物理学》、《论天》、《论生灭》、《气象学》、《动物志》、《动物分类学》、《动物的起源》等,主要涉及自然哲学问题;《尼各马克伦理学》、《大伦理学》、《欧德谟伦理学》,主要涉及伦理学问题。
此外还有《政治学》、《诗学》、《修辞学》及其他有关生活、经济等方面的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