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原理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981页(1332字)
又称“范导原理”、“规整原理”、“统制原理”等。
德国哲学家康德用语。制约原理是与构成原理相对应的范畴。
制约原理又可分为知性的制约原理和理性的制约原理。
知性的制约原理不涉及现象及其经验的直观的综合,仅与现象的存在以及与现象的存在相关的现象间的关系有关。
经验的类推就属于知性的制约原理,这种类推不像数学中的比例项类推,在数学中,若已知三项可自然推知第四项,它们涉及的是两种量的关系相等,而经验的类推是两种质的关系的相等,即已知三项我们已获得的知识,我们仅能先天知道与第四项的关系,不能知道第四项本身,这种类推就是知性的制约原理。
理性的制约原理从理性的辩证本性出发,要求对知性知识进行无条件的综合统一。
康德认为先验理念的内在使用是制约作用,它包含这样几个相互联系的内容:(1)是经验最大可能的继续和扩大的原理。在感性世界的条件系列中,并不能给我们以无条件的东西,但理性要求我们在条件系列中必须追溯,因而纯粹理性原理使知性依据理性所规定的完全程度,对条件系列进行追溯,从而使经验最大可能的继续和扩大。
(2)指先验观念仅为一图型,用以保持我们理性的经验使用的最大可能的系统统一。
先验理念的制约作用是给予知识一种系统的统一,使之归于规律之下,成为一个体系。(3)它包含了理性对知性应用的三种逻辑原理,即同质性原理、歧异性原理和连续性原理。同质性原理是寻找事物的统一性或共相;歧异性原理寻求同中之异,找到事物的特殊性;连续性原理,即由于繁多事物的逐渐增加,相互过渡,完成系统的统一。
(4)灵魂不朽、世界和神作为三个理念其制约作用适用于不同对象。灵魂不朽适用于心理学领域,我们在内经验的指导下联结心灵的一切现象、活动和感受性,好像心灵是一单纯不朽的实体,但这种实体的状态又是连续变化的,因而它的对象是心灵。灵魂仅用于指导、说明心灵现象的系统统一。这就是灵魂不朽理念的制约作用。世界理念适用于宇宙论,我们必须寻找内、外自然现象两方面的条件,好像现象系列自身无穷无尽,没有最初或最高项。当理念应用于现象时它毫无用处,但当把它应用于本体时就可以找到用不着原因的因果性即自由,自由作为一个理念,可以作为制约原理引导因果系列趋于无限。
神的理念属于神学领域,我们把属于可能的经验的一切联结的事物,看成好像构成一绝对的统一,把作为现象总和的自然看成好像在它之外有一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创造性的理性作为它的根据,这个创造性根据仅为一理念,它包含了世界秩序及依据普遍法则的世界联结的根据,它是世界组织的系统的统一、秩序、目的和基质。
先验理念的制约原理旨在说明科学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即经验领域,而超验的本体领域则是哲学的范围。
但哲学对科学、理性对知性并非毫无用处,而是通过理念的制约作用引导科学不断前进,指导科学进行最大可能的统一。康德还企图通过理性的制约作用来把科学限制在经验领域,以拯救自由、拯救信仰。
但先验理念的制约作用仍然是以割裂哲学和科学、本体和现象、信仰和知识为前提,带有形而上学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