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036页(278字)

医家剖析尸体以证验病情、研究病理。“解剖”二字始见于《灵枢·经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于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2000多年前,我国已产生解剖学。《内经》中《肠胃》、《经筋》、《骨度》、《脉度》等为解剖专章论述。宋代《欧希范五脏图》、杨介《存真图》,虽已亡佚,然于后世解剖学影响很大。清代医家王清仁(1768—1831),首次作动物解剖实验。其《医林改错》载有25幅解剖图,纠正前人错误,发现人体许多重要器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