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承受力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河北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第337页(548字)
指社会对于经济变动的承受能力。从社会角度来考察,不论是由何原因引起的经济变动,都涉及到一个社会能否承受的问题。如果社会不能承受,就会影响社会的安定,而社会的不安定则会妨碍经济的正常运行。
社会承受力不是一个固定的量,它是有伸缩性的,和居民的心理因素紧密相关,一般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①居民对政府及其政策的信任程度。这种信任程度越差,社会对经济变动所能承受的程度就越小。反之,社会对经济变动所能承受的程度就越大。②居民对经济前景的预测。如果对经济前景抱悲观的态度,那么社会承受力就会减弱。反之,社会承受力则会增强。③居民对经济变动的心理准备。如果居民对经济变动事先能够预测,那么社会承受力就较大。反之亦然,这是其一。其二是居民是否经历过类似的经济变动。如果经历过,则社会承受力较大。反之亦然。
在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有必要增强社会承受力,而增强社会承受力的基本措施,一是使居民对经济变动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使社会对未来的震荡或冲击产生适应能力;二是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增强居民参政议政的意识,以便使居民对经济决策和经济变动事先有较明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