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
书籍:中国神秘文化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神秘文化辞典》第170页(615字)
即研究《周易》(或称《易经》、简称《易》)的学问。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特有的现象。从春秋时代开始,《易经》已被视为重要的典籍。战国时代,一些系统阐释《易经》的文字陆续被收集起来,汇集成《易传》。从汉代开始,由于儒家经学的确立和发展,《易经》列为五经之首,正式形成了专门研究《周易》的易学。以后两千多年,易学家们通过对《周易》的不同解释,形成了各自的学说,形成了许多流派,易学内容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周易》这部古老的占筮典籍得以长期流传,对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科学、文学艺术以及政治和伦理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易学家们对《周易》的研究,包括文字和义理两方面,有取象说和取义说,取象说发展为易学象数派,取义说发展为易学义理派,两派无论是对《周易》经传文字的解释,还是对其理论的阐发,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并展开了长期争论。易学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即:《易传》即战国时期、两汉时期、魏晋时期、宋易时期、清代汉学时期。《易传》以儒家思想为主并杂有阴阳家和道家思想。两汉易学以象数为主并同当时的天文历法相结合,受到占星术和天人感应论的影响,也曾被谶纬化。魏晋易学则同老庄玄学相结合,将《周易》原理玄学化,《周易》成了“三玄”之一。两宋易学以义理为主并兼有象数,理学家们主要阐述《周易》经传中的理论。清代朴学兴起,易学又回到了汉易的传统。清代皮锡瑞着有《经学历史》,对易学各派源流均有论述。
上一篇:千金方
下一篇:中国神秘文化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