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札记》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467页(1196字)
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着。1929-1935年在囚徒生活中撰写,共有32个笔记本。最初于1947-1951年在意大利由费利斯·普拉屯编辑印成七卷集问世,以后版本日趋完整。本书不是一部完整的着作的基础,而是一些独立的论文的基础,具有“备忘”的性质;为了避开监狱当局的检查,用了一些特定的词汇来代替通用的马克思主义术语,并用了一些隐晦曲折的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本书以探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为中心,涉及了极为广泛的理论问题,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史唯物主义问题”,论述了哲学、宗教、伦理和历史问题,以及有关研究“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代用词)的一些问题。第二部分为“革命问题”,这是“现代君主”(党的代用词)部分的内容,探讨党为了争取工人阶级革命领导权而进行斗争的问题,并研究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而进行的斗争中所担负的政治任务。第三部分为“历史问题和政治问题”。分为两节,一是“第一次复兴时期”,论述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以及1848-1849年革命等;二是“美国主义和福特主义”,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中提出来的一些新问题。第四部分是“文化生活问题”,探讨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及其在建设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作用问题,还有文学和文学批评问题。该札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批判经济决定论,反对机械唯物主义,主张哲学的政治性等,有重要理论价值。其中,对于政治理论的阐述最为突出。他认为,革命是两个集团长期进行意识形态交锋的过程,这一交锋是在“比经济更高的水平上”进行的;社会集团的最高权力既表现为“统治”(强制手段),也表现为“知识和道德领导”;一个统治阶级要从政治上摧毁它的敌人,光用暴力是远远不够的,只用暴力本身就说明建立新国家的历史没有成熟。他提出,阶级斗争主要是在文化领域,应当把“运动战”(正面攻击国家机器)改变为“阵地战”(对资产阶级政权的意识形态支柱作长期文化上的进攻)。他强调,俄国经验不能照搬到西方。在俄国,运动战、闪电式的进攻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沙皇的国家不是建立在被统治者赞同的基础上的。他说,斗争的焦点是攻克一个接一个的所有“市民社会机构”(例如学校、新闻出版机构、工会、教会等),如果没有“精神革命”的前提,夺取政权不会成功;即使成功也是昙花一现。不过,时至今日,资本主义世界中还没有应用他的理论而夺得革命胜利的成功例子。他还认为,党是思想改革和道德改革的旗手和组织者。党应当从属于工人阶级的真正心愿和理想,如果把党在革命中的作用理解为一个宗派的职能,那就会把党变成一个物质上的上层阶级。他以此批判官僚的中央集权的党。他的一些概念已经被纳入欧洲共产主义的革命实践和策略中。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