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藻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556页(1908字)
【生卒】:1901—1985
【介绍】:
现代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家。1901年4月12日生于江苏江阴县夏港镇。幼敏慧好学。1917年入北京清华学堂。次年五四运动爆发,反帝爱国和民主科学的进步思潮深深激发其爱国热情,决心探索社会学和民族学的理论问题。1923年赴美留学,先入达特默思学院社会学系,广泛选修有关社会学和社会政治思想史等课程。1925年获学士学位后旋即升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社会学系,次年,以《孙逸仙的三民主义学说》论文获硕士学位。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受教于许多知名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大师,如季亭史、博厄斯、戈登卫塞等,并经常就教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获益良多。1929年夏以《见于英国舆论与行动中的中国鸦片问题》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得哥伦比亚大学最优秀外国留学生奖状。
1929年吴文藻返国后即与作家谢冰心结为夫妇,双双任教于燕京大学(吴任社会学系教授后兼主任),同甘共苦半个多世纪,互敬互让,老而弥笃。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吴文藻举家南迁。1939年在云南大学创建社会学系。1941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参事,兼任蒙藏委员会顾问,专门研究边疆民族、宗教和教育问题。抗战胜利后,1946年赴日本任中国驻日代表团政治组组长,兼任出席盟国对日委员会中国代表团顾问,广泛考察日本情况。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吴文藻积极筹划返国之事,次年辞去代表团职务,以新加坡星槟日报记者身份留居东京一年。1951年经过曲折道路,满怀爱国热忱回到北京。1953年起,先后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顾问,并任中国社会学会、民族学会、人类学会、世界民族研究学会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值社会学和民族学在中国广泛开拓之际,吴文藻在教学、科研和培养专业人才方面都作出重要贡献。他在个人深入钻研的基础上,广泛介绍西方社会思想和人类学的各种流派,力求把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结合起来,开扩了人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后中国社会学界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他在系统介绍英国功能学派人类学(有《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文化表格说明》等代表作)和推行英国牛津大学社会研究荣誉学位导师制方面(1938年起在燕京大学试行),都走在当时学术界的前面。特别在提倡社区研究(有《现代社区研究的意义和功能》等论文),强调实地调查,坚持社会学和民族学中国化的业绩尤为突出。他在40年代主编了《社会学丛刊》,出版了九种专着,都是社会学和民族学中国化的重点着作。吴文藻当时就强调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获得一种新综合,而后现实的社会学才能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上,又必须有了本此眼光训练出来的独立的科学人才,来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社会学才算彻底的中国化。”(《社会学丛刊》甲集第一种“总序”)与此同时,鉴于中国边疆已成为帝国主义“学术研究”的垄断领域以及古史研究需要边疆民族社会调查的证验,吴文藻大力倡导了“边政学”(曾着《边政学发凡》),即以人类学观点为主,政治学观点为辅,专门研究中国的边疆民族,是为边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新学科,一时推动了对边疆调查研究的高潮。
1957年吴文藻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十年动乱中受到更大的冲击。他虽身处逆境,但仍孜孜于工作,朝夕不辍。曾为外交部门编译许多有关边界问题的资料(如帕米尔地区);为《辞海》民族分册编审词条;参加翻译《六次危机》(美国尼克松着)、《世界史》(美国海斯等着)、《世界史纲》(英国威尔斯着),以及编写评介当前西方民族学和社会学各种流派和理论(着有《战后西方民族学的变化》等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三十多年来中断的对西方民族学研究领域的空白。
吴文藻在培育人才方面尤能运筹帷幄,高瞻远瞩。他的特点是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他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都关怀备至。我国许多知名社会学者,如费孝通、林耀华、李安宅、瞿同祖、李有义等,均出自其门下,并得到悉心培育。1980年以后,吴文藻以八十高龄仍参加、培养民族学专业的研究生工作,承担教学任务,精心指导并认真审改硕士学位论文多篇。吴文藻数十年勤奋工作,提携后进,诲人不倦,为社会学和民族学的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堪称一代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