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语族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573页(770字)
阿尔泰语系三大语族之一。其分布西起巴尔干半岛、东至西伯利亚极东的科里木河,南至阿拉伯半岛南部、北到亚洲大陆北端的新西伯利亚群岛这一广大地区,为三十多个民族九千七百多万人所使用。“突厥”一词在中国史书上指六至八世纪游牧于漠北广大地区、语言上同属一个语族的部落联合体。现代突厥语,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青海、黑龙江等省区,有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西部裕固、图瓦、土尔克、新疆柯尔克孜、东北柯尔克孜等十种语言,使用人口七百多万。在国外,主要分布在苏联、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等十六个国家,三十种语言(包括与中国同名的突厥语)。共同特征:语音和谐律较严整,包括元音和谐和部分辅音和谐。词首很少有响辅音[r、l、n、m],无复辅音。粘着现象突出,构词构形的主要手段是在词根上连接表示一定意义的后缀。有数、格、时、态等变化,无“性”范畴。后置词、形动词、副动词发达,一些语言连接词不发达,一些语言较发达。语序以SVO型为主,限定语在中心语前。有较多的同源词,古借词来自古汉语、梵语、古波斯语,伊斯兰文化传入后,又从阿拉伯语、波斯语吸收借词,有一些蒙古语借词,近现代出现一些俄语借词。突厥语的分类,始见于十一世纪中国突厥学家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词典》序。外国学者H·A·巴斯卡科夫、C·E·马洛夫、A·H·萨莫依洛维奇、T·铁首、K·N·门格斯等从不同角度对突厥语进行了分类。在苏联和中国,H·A·巴斯卡科夫主要依据历史原则进行的分类比较流行,即分东匈和西匈两大语支。中世纪前突厥书面语主要为突厥文、回鹘文。中国操突厥语的一些民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使用阿拉伯字母老文字,即广义察合台文,三十年代至今使用经改进的阿拉伯字母系统的文字,七、八十年代间曾使用过几年拉丁字母新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