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疏体裁的发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968页(474字)

训诂体式分为两大类,即通释语义的专着和随义释义的注疏。注疏体裁有:传注体、章句体、音义体、集解体、义疏体、评注体、校注体。汉代训诂通行传注体和章句体。传注体传通经义,朴实简约,如《毛传》。章句体分章释句,概括意旨,便于理解,如赵歧《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等。汉末以后出现了音义体,既释义又以反切注音,如服虔《汉书音训》、孙炎《尔雅音义》、陆德明《经典释文》。魏晋北朝起,出现了汇总前代各家解说的集解体,如何晏《论语集解》、裴骃《史记集解》。南朝梁代,盛行开座讲经,出现义疏体,疏通经义,既释正文,又释传注,如皇侃《论语义疏》。章句体在宋代又有发展,朱熹采用次其简编、发其归趣、补其阙略、释其词句的方式,撰《大学章句》、《中庸章句》。明清出现了评注体,采用夹注、旁批、眉批、总评、圈点的方式,如吴楚材《评注古文观止》。清人将校勘与注释结合起来形成校注体,如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近人叙伦有《老子校诂》。为便于普通人读懂古籍,近现代又产生了有注解有译文的译注体裁,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上一篇:当代训诂学 下一篇:古书译语的训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