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望憘等造像记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267页(632字)

【简介】:

全称《襄威将军柏仁令齐州魏郡魏县曹望憘造像》。北魏正光六年(525年)三月刻。正书。二十二行,行九字,末刻一“大”字。在山东临淄西桐村,曾归潍县陈氏。一九二一年售与法国巴黎博物馆。此石全搨像三纸,文一纸。有翻刻本。原本全石皆有细点如子,翻刻本无。顾氏金佳石好楼有整搨影印,《神州国光集》辑入。《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在这件书刻俱佳的作品中,已经是人法俱备,矩度精谨,把它置身于唐代楷书群中,也可称尙法的典範。我们在此作中可隐见柳公权楷书的影子,但它的生动胜于柳书。它的结体有两种特色,一是上紧下松,意态生动;二是上下匀称,稳愼精当。用笔当然有别于唐楷。就笔法的运用而言,唐楷繁複而此记简约。例如柳书的鈎,得经过顿挫、逆回、略注、提笔挑踢而成,而此记则顿后涩行,顺势而挑,简单明了;柳书之点在回转之下变得珠圆玉润,而此碑的点,多顺势而下,略按而驻即成,且更多的是长形点,并不太注意外形的刻画。但在北魏,这类作品何尝不是“法”的自觉呢?它不再纯以信手书写不计工拙爲快,而是严格地按法则进行,自觉地表现一种井然的秩序,一种淸劲、精爽的美的境界。当我们领略到此作的审美效果时,当然要赞赏那刻工精妙的技巧。同时,也会惊讶于作者的审美取向竟具有这样的超前性,这样地远离了我们习惯槪念中的北魏而接近于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