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生产力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709页(3350字)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说明国民收入在三大阶级之间如何分配的一种理论方法,德国经济学家冯·屠能(Von Thünen)是这一理论的最早先驱。

他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一书中把报酬递减规律应用于资本和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上,并提出了如下观点:工人的工资应该等于最后的工人生产的产量,最后使用的单位资本的生产力决定了利息的标准。冯·屠能的边际生产力理论是不完全、不系统的,因而在经济学界的影响不大。此后,许多着名的经济学家对这一理论的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朗菲尔德(Longfield)于1833年提出了利率是由最后单位生产性资本的收入决定的主张。

瓦尔拉斯(Léon Walras)在《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最后一版),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各要素的报酬,他认为“在平衡状态下,生产成本与售价相均等时,服务的价格与其边际生产力、即生产方程的偏导数成比例”(瓦尔拉斯,1989,P.409)。威克斯蒂德(P.H.Wicksteed)对边际生产力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分配理论的同位论》(1894)和《政治经济学常识》(1910)这两本书中,他论证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对于规模收益不变的生产过程来说,其创造的价值完全由各要素分配净尽,不多也不少。

从而使边际生产力理论获得了内在的统一性。

上述经济学家对边际生产力理论的贡献大都集中于某一个方面。

而阿弗里德·歇尔(Alfred Marshall)和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Bates Clark)两位经济学家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尤其是J·B·克拉克已成为这一理论最着名的代表人物。

在《财富的分配》一书中,J·B·克拉克把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扩大到一切生产部门和生产要素,得出了两个基本规律,即劳动生产力递减规律和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

关于劳动生产力递减规律,J·B·克拉克是这样表述的:“在固定数量资本的情况下使用劳动,它的生产力是递减的,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J·B·克拉克,1983,P.51)。他认为在资本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所以能增加劳动单位的数量,是因为资本货物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资本货物必须改变形式以适应更多的劳动单位。这样,原有工人使用的昂贵、复杂、精密的工具不得不被便易、简单、低效的工具所代替。新增加的工人从原有工人那里分得一部分资本,使用同样便易、低效的工具。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新增加的单位劳动比原有的单位生产的财富要少。

因此,在资本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力是随着劳动的增加而递减的。所谓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是指,在劳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生产力随着资本数量的增加而递减。资本数量的增加,必定导致资本货物形式相反方向的变化,由简单、便宜的工具变为复杂、昂贵的工具。然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费用比以前增加的多,而利益却比以前增加的少,由此,产生了资本生产力递减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J·B·克拉克提出了边际生产力的原则:工资要和完全由边际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相符合,即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了工人的工资,利息要和边际资本的生产物品相符合,即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了利率标准。

J·B·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可由下图来说明。

图1

图1中,资本数量不变,AD代表劳动的数量,AB是第一单位劳动的产量,A′B′是第二个单位劳动的产量,A″B″是第三个单位劳动的产量,DC是边际劳动的产量,它决定了工资标准。ADCE是企业家支付的工资总额,EBC是支付给资本家的利息。

从图(1)中可以明显地看出,非边际劳动所生产的产量都大于边际劳动的产量,却只得到与边际劳动相等的产量作为工资,是否存在着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呢?为此,J·B·克拉克区分了绝对生产力和实际生产力。劳动的绝对生产力是以它所做的特定工作的重要性来衡量。

在图1中,第一个单位劳动的绝对生产力可由AB的产量来表示。劳动的实际生产力是从雇主由于单位劳动的离职而遭到的损失来衡量的。如果每一个工人的能力都是相同的。是可以相互调换的。

这样,在雇主看来,每一个单位劳动的实际生产力都相同,都等于边际劳动的绝对生产力。所以,在雇主看来,任何一个单位劳动的价值都是相同的。

当然按边际生产力支付工资也就不存在资本剥削劳动的现象。

图2

图2中,劳动的数量不变,A1D1表示资本的数量,A1B1表示第一个单位资本的产量,A′1B′1是第二个单位的产量,A″1B″1是第三个单位的产量,D1C1是边际资本的产量,它决定了利率的标准。A1D1C1E1是企业家支付给资本家的利息总额,E1C1B1是支付给劳动的工资总额。在静态情况下,ADCE和E1C1B1是相等的,EBC与A1D1C1E1是相等的,分别代表着工资和利息总额。

19世纪90年代之后,边际生产力理论作为分析利息和工资标准的基本理论已为经济学界接受。但由于这一理论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始终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地方,遭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建立在资本生产力理论基础之上的,即建立在资本具有创造新价值的能力基础之上的。对于这一点,J·B·克拉克并没作出令人信服的证明。

在《财富的分配》一书中,他混淆了物质因素和价值因素,以生产资料可以增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即增加使用价值量为前提,得出了资本具有创造新价值能力的结论(伊·戈·布留明,1983,P.390)。

即使抛开资本生产力理论不提,边际生产力理论也存在着严重的技术性问题,即资本的衡量问题。土地和劳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它们的衡量单位是非常明确的,如增加一个工人,增加一亩土地。资本却不然,资本被认为是具有各种形态的设备、厂房、原料等,在实物形态上无法用统一的单位来衡量,只能用价值形态来计量,要知道这些投入要素的价格,必须先知道工资率和利率,用来决定工资和利率标准的边际生产力本身得以工资率和利率来计算,这就陷入了循环论证。

这一问题由琼·罗宾逊(J.Robinson)于1953年提出后,导致了长达20余年的“两个剑桥”之争,直至现在这一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就边际生产力本身来说,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的依据是脆弱的。按照J·B·克拉克的解释,在劳动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增加将伴随着资本货物形式的改变,由简单、低廉的工具转变为复杂、昂贵的工具,这使费用的增加超过收益的增加,从而导致资本生产力递减。然而,资本货物这种形式的改变,意味着生产工具质量的改善,效能的提高,无论如何也得不出生产力递减的结论。

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反的论证。

最后,边际生产力理论存在着局限性,它只解释了决定生产要素需求价格的因素。

只有在生产要素供给不变的前提下,这一理论对工资和利率的解释才能成立。

参考文献:

J·B·克拉克,1983,《财富的分配》,商务印书馆。

瓦尔拉斯,1989,《纯粹经济学要义》,商务印书馆。

阿弗里德·马歇尔,1981,《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伊·戈·布留明,1983,《政治经济学中的主观流派》,人民出版社。

胡寄窗,1988,《一八七〇年以来的西方经济学说》,经济科学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