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危机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110页(416字)

将货币因素与投资因素结合在一起解释经济危机的理论。

以哈耶克、罗宾斯等为代表。该理论一方面承认银行体系的信用膨胀是造成经济体系失衡、引起经济扩张并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又否认经济危机仅仅是单纯的货币现象,而是认为由货币因素造成了物质生产领域两大部门之间组合比例的失衡。

其表现是,信用膨胀之前的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依靠信用膨胀促进了投资的增加,相对地减少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和供给,但由信用膨胀而带来的收入增加又扩大了对消费品的需求,其结果是消费品价格上升。由于信用不能无限扩张,储蓄的增加速度又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幅度,则造成了货币资本供给短缺,使得繁荣阶段新增的投资难以为继,而生产出来的资本品又因货币资本供给不足而出现滞销,从而引发了比例失衡的经济危机。

哈耶克认为,危机与萧条是繁荣阶段信用膨胀带来的必然结果,主张由市场机制去消除,反对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去加以干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