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111页(917字)
一般泛指凯恩斯的《通论》及其追随者,如罗宾逊、哈罗德、卡尔多、汉森、萨缪尔逊、希克斯、克莱因等对《通论》所作的解释和发展。
虽然进入70年代以来,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理论界的地位大大下降,但在此之前,确是二次战后西方最有影响的理论流派,长期影响着西方政府的经济政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世界陷入长期萧条,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关于资本主义能够通过市场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理论遭到了破产。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承认资本主义存在失业和危机,但认为这不是不可医治的,断言失业和危机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即社会对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则是由“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货币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造成的。
一方面,由于人们的消费倾向偏低,消费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这就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不足;另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对资本的预期收益不佳,资本的边际效率下降,而利息率却因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的加强而有上升趋势,这就使投资的诱力减弱,造成对生产资料需求即投资需求的不足。从上述理论出发,凯恩斯主张抛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由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实行“可调节的资本主义”。
采取财政、金融政策措施,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经济危机。在理论分析上,凯恩斯着眼于“总量分析”,即“宏观分析”。
由于《通论》为资本主义提供了新的辩护理论,所以此理论一发表就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轰动,被称之为“凯恩斯革命”。
许多经济学家追随凯恩斯,并对凯恩斯关于经济波动的原因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修补和发展,形成了凯恩斯主义理论。凯恩斯以后的凯恩斯主义者在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波动上,特别强调价格和工资的刚性,这一特点使得价格和工资失去了调节经济失衡的作用。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上,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政府可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随心所欲地调整经济。
60年代末以后,随着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的不断加剧,以及随后“滞胀”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这一理论,从此,凯恩斯主义走向了衰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