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书籍: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116页(625字)
国家或政府根据国民经济的状况,通过中央银行控制或调节货币供应量或利息率水平,以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和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
通常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所追求的经济目标有四个:(1)物价稳定;(2)充分就业;(3)长期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1)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法律规定的各商业银行都要有一定的现金准备,以备提款之需,一般占银行存款总额的1/6或1/7,这种准备金要存到中央银行。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会缩紧信用与减少货币供应量;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会扩大信用与增加货币供应量。(2)调整贴现率。商业银行用政府的债券或其他合格票据作担保或抵押,向中央银行借款,这种业务称贴现。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为贴现率。降低贴现率,促使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贴现,并扩大向私人和企业贷款,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增加。反之,在通货膨胀时期,提高贴现率,会减少货币供应量,制止经济的过度膨胀。
(3)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政府的债券,来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是西方国家政府最重要的干预经济的手段。
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国家政府曾将控制利息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通过控制利率水平来调节经济活动。但由于通货膨胀的加剧和调节的失效,70年代起,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目标逐渐转向稳定货币的增长率上,但由于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因此人们对这一政策也持有许多疑义。
上一篇:财政政策
下一篇: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