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学习定势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635页(614字)

定势,是指一定的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倾向性预备状态,对继后的心理活动产生的影响。

学习定势理论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哈洛(H·FHarlow)阐述的。意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的学习的影响作用,即在以前学习中形成的理解和解决问题形成的思维定势、能力定势、情感定势,对后继学习所需的方法、能力、态度等的潜态和表层的影响。哈罗曾做过一个实验:给子一个双刺激,一个刺激下放有食物,另一刺激下不放食物,当向猴子呈现一个双刺激时,开始它随机抓起一个刺激物,或然碰到食物便吃掉。反复强化刺激以后,即使对刺激发生变化(如漏斗换成圆筒),猴子选取有食物的刺激物频率会明显提高。一般认为,这是由于猴子形成了学习定势,或叫学习方法的学习。学习定势又分为正效应、负效应、零效应三种。

正效应是指先前学习所形成的思维能力、情感定势对以后学习中的同类或异类问题的学习具有正面的积极触发作用。即通常所谓举一反三,此效应可使后继学习敏捷度、深广度提高,更好地适应环境;负效应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主要表现为学习定势的惰性效应,减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零效应是指学习定势之中性作用——既无促进也不干扰,这种现象多在表层体现,而且多发于动物身上。

人类的学习定势的影响远远高出动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利用学习定势的正效应而避免负效应,并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形成更广泛、更深刻、更有适应性的学习定势。

上一篇:学习目的 下一篇:学习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