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681页(450字)

①“物质”的对称,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思想、观点、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办法、人生观、世界观、社会意识形态等都属于精神范畴;日常生活中讲的目的、动机、意志、理想、信念、传统、风尚、文化等也是精神的东西。唯心主义者和宗教信仰者认为精神是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唯物主义者认为精神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第二性的,并常把精神当作和意识、思维同一意义的概念来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精神是第二性的基础上,充分肯定精神的能动作用: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改造客观世界。唯心论把精神的能动作用片面夸大为决定物质,机械唯物论否认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二者都是错误的。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1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精华。

②表现出来的活力。李郢《上裴晋公》:“马精神海鹤姿。”③宗旨、要义、内容实质。如文件、会议的精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