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科学技术革命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728页(828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新突破,并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国外亦称为“第四次产业革命”,“后工业社会”或“第三次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以核技术、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激光等为标志的新技术基础上,70年代发展起来的微处理机、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形成战后技术革命一个新的阶段。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和海洋工程等也在酝酿着新的突破。这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新技术群扩大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带来社会生产力新的飞跃,并深刻地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世界新科学技术革命有一些非常鲜明的特点:(1)同基础科学紧密结合,突出地标明了智力、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因此,它又称为“知识革命”或“信息时代”。(2)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几乎给所有的经济部门带来巨大影响,并引起产业结构的变革和推动国际产业转移。
(3)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仅推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且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对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国家都带来机会和挑战。世界各国都对新科学技术革命作出了迅速和积极的反应,纷纷制定各种在世界高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对策。例如,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星球大战”计划),欧洲共同体的欧洲研究协调机构计划(“尤里卡”计划),日本的科技振兴基本政策,韩国的国家长远发展构想,印度的新技术政策声明,前苏联的全国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等。中国也在1983年10月提出新技术革命对策,并在其后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以优先建立微电子和计算机、信息与通信、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激光、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等领域的高技术、新技术产业为目标。到21世纪初,在整个产业结构和国民生产总产值中,大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值的比重。
在出口产品中,把高技术产品的比重提高到中等发达国家80年代的水平。“火炬计划”的实施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并使中国的科学技术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