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国专家大辞典·广东卷》第418页(816字)

【介绍】:

研究员。

女,1935年12月出生,四川资中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实验室负责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广东省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第一位赴南极的女性”。

东北地质学院毕业。

主要贡献:50年代参加祁连山、秦岭等地区的地质调查和编制《中国大地构造纲要》工作。60年代起主要从事古地磁研究。曾以全部自制仪器建成原北京地质所的古地磁实验室,为我国最早的三个古地磁实验室之一。首次在我国发现了反向磁化岩石,并用正反磁化带进行地层对比。

在国内率先将古地磁应用于第四纪研究,还负责建成了中科院地化所古地磁实验室,首次在国内开展了陨石磁性研究。承担了“七五”、“八五”规划中的国家、中科院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项目等。建立了几个典型剖面的磁极性时间序列,测定了华南板块二叠纪以来的古纬度和古地磁极位置。

在南雄盆地红层的古地磁研究中,发现了一条新的、至今被国内外承认的恐绝灭和盆地形成的古地磁年龄。两次到西藏南部海拔5千多公尺的地区考察,获得了印度板块北向漂移时期喜拉雅地体古纬度变迁曲线,定量的计算了北向漂移速度和地壳缩短距离。1983年和1992年两次赴南极进行地质考察和采样,主编了中国首部南极地质地球化学专着。曾多次赴瑞士、德国、加拿大等国的先进实验室工作。

作为负责人的科研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共6项,作为重要参加者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

主要着述:《中国大地构造纲要》(主要作者)、《南极横断山和罗斯岛地区地质地球化学》(主编),发表了《中国北方几个典型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吉林陨石雨天然剩磁和早期行星际空间磁场强度》、《四川广元上寺二叠——叠系界限剖面古地磁研究》等文章60多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