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的经济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31页(2088字)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最着名的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的奠基人。
马歇尔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初版)是凯恩斯的《通论》之前最有影响的标准经济学教科书,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在他在世时该书就先后出版了8版。马歇尔的经济理论对于当代西方经济学界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后来许多经济学的新理论都源于对于马歇尔经济理论的扩展或争论。他提出的许多概念,至今仍被经济学界所使用。
马歇尔在剑桥大学毕业后先留校作了9年数学教员,后来他对于经济学发生了兴趣。他的第一部经济学着作是他在布里斯托尔大学任学院院长兼政治经济学教授期间与妻子合着的、在1879年由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的《工业经济学》。该书包含了对于马歇尔渐趋成型的经济理论的首次一般阐述。
同年,马歇尔还出版和发行了《对外贸易的纯理论:国内价值的纯理论》。这两部着作标志着马歇尔已经成为经济学领域的一颗正在上升的新星。
1881年,W.S.杰文斯(W.S.Jevons)去世后,马歇尔就成了英国经济学新兴科学学派的领袖人物。
1883年马歇尔转到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短期任教后,于1885年又回到剑桥大学作经济学教授,直至1908年退休。马歇尔最重要的经济学着作除去《经济学原理》之外,还有《工业与贸易》(1919)、《货币、信用与贸易》(1923)。马歇尔是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奠基者,也是着名的《经济学杂志》的发起人。
他还曾在1890~1894年任皇家劳工委员会委员。
马歇尔的经济学理论是在古典经济学体系之后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折衷和综合性的体系。它试图把英国古典经济学传统同边际主义学说结合起来;也试图把各种边际学说加以综合。在方法论上以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分析和函数分析为特征,而且统一在他的进化论宇宙观之下。
马歇尔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均衡价值论(价格论)。这是以需求和供给两个主要方面的均衡点决定均衡价值(价格)的理论。
在需求论中,马歇尔依据戈森第一定律即欲望递减规律得出了边际效用决定和调节需求价格的论点,并且依据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而得出了市场需求规律,即商品需求量随价格作反向变动。此外,在需求论中,马歇尔还提出了需求价格弹性(即“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性”)概念,说明了影响需求弹性的各种因素。
马歇尔还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用来说明消费者获得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低于他本来愿意提供的最高价格的差额。
在供给论中,马歇尔从厂商角度以传统的理论观点提出了商品供给的各种要素的成本(即生产费用)决定商品供给价格的观点,并且提出了市场的供给规律,即商品供给量随价格作同向变动。同样,在供给论中,马歇尔也提出了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说明了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他也提出了“生产者剩余”(即生产者的级差收入)的概念,用来说明生产者在期望的正常收入之外所获得的级差收入。
在说明均衡价值(价格)论的过程中,马歇尔还探讨了价格与所讨论的时期长短的关系、企业的规模报酬、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问题。“企业经营”也是马歇尔提出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
在说明了均衡价值(价格)的决定之后,马歇尔也以这一方法说明了各种收入分配范畴的决定。
在他看来,工资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和边际成本的均衡决定;利息由贷出资本的资本家对资本的估价和对资本的需求(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的均衡决定;地租由土地边际纯产品决定,而利润则由“企业家才能”的供给和对它的需求决定。此外,马歇尔还提出了“准地租”的概念,即要素的供给相对不变,只由要素的需求来决定的要素收入。
在上述理论基础上,马歇尔还从长期充分竞争说明了各种收入的最大化,从而为福利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值得一提的是,马歇尔在以竞争为主的分析之外,他也注意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垄断现象。他分析了垄断者对价格与产出的决定性作用,对此类垄断者征税的效应、垄断及其联合,以及工会的垄断作用。
在货币理论方面,马歇尔的最重要贡献是提出了货币的现金需求余额理论,为后来庇古(A.C.Pigou)提出“剑桥方程式”奠定了基础。
在国际货币理论方面马歇尔采用了购买力平价说。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他用相交的供给曲线对两国贸易的均衡和稳定性进行了着名的几何分析。
总而言之,马歇尔的新古典的经济理论是对19世纪西方全部主要经济理论的某种综合与总结,又对20世纪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概念和框架,其影响甚至有可能远及下一世纪。
马歇尔经济理论本身也将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