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爆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731页(1486字)

是对20世纪中叶以来有关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现象及其负面影响的种种悲观描述和理论总括。

进入20世纪中叶以后,针对全球性特别是亚、非、拉美国家和地区前所未有的人口激增态势,西方学者提出了“人口爆炸论”。早在1956年,美国社会学家赫茨勒在《世界人口危机》一书中就写道:世界人口就像氢弹爆炸一样骤然增加了若干引信。

最具代表性的是1968年美国学者保罗·埃里希出版了《人口爆炸》一书,他警告说:千百年来,地球没有任何其他的重大事件对人类生活的威胁能比得上过剩人口的威胁,“……正如同各种各样的热核武器一样,如此大量的人口现在正威胁着要毁灭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世界人口爆增的势头如果得不到有力的遏止,那么人类将面临犹如原子弹、氢弹爆炸那样可怕的灾难。从此“人口爆炸”一说风靡全球。除了这两本书以外,代表作还有1945年美国学者皮尔逊和哈帕所着的《世界的饥饿》、1948年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的《生存之路》、1970年英国学者泰勒的《世界末日》、1972年罗俱乐部组织撰写的《增长的极限》等等。

具体来说,主要有这么几种观点:

(1)“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给论”。这是美国学者皮尔逊和哈帕在《世界的饥饿》一书中提出的。

其基本观点是:人类发展史就是人口增长与食物供给相互竞赛的历史,但跑在前面的始终是人类的人口。进而,皮尔逊和哈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三条途径,即合理分配食物资源、增加粮食产量、以及用战争、饥荒、恶性传染病来消灭人口。他们认为,最现实的途径是第三条,并且论证说正是由于有了“二战”,才使幸存者享受了高级食品的供给。

(2)“人口承载力下降论”。

这是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的观点。福格特认为,在人口爆炸引发人口压力的情形下,土地对人口的负载能力有下降趋势。他认为,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前提,这就是人口与土地资源间应有一种合理的生物物理关系的存在。

土地的负载能力就是生物潜力和环境阻力比较的结果。环境对土地的生产能力所施加限制的大小决定了土地的人口负载力。

(3)“全球人口过剩论”。

这是美国社会学家赫茨勒的观点。20世纪中叶以后全球性的人口爆炸情势使赫茨勒确信人口过剩问题已遍布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他认为,马尔萨斯所讲的人口过剩至今仍然是“一种到处存在的威胁”,需要从全球视野出发来考察人口过剩的困境。他对人口过剩的定义是“相对于现有资源和一切能有效利用这种资源的有关生产手段和分配手段而言,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内人口比例过大。”他认为,有关人口过剩的任何一种定义都证明了人口过剩是普遍化的。

(4)“人口爆炸为万恶之源论”。

罗马俱乐部原主席佩奇博士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人类是一切生物中最残暴、欲望也最大的生物群落,人口爆炸已经毁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事实上,已把自己推到生命法庭的被告席上。他认为,今天人类面临的局面,一如当年玛雅文化灭亡的前夕,罪责全在人口漫无节制的增长上。“人口爆炸”一定会带来“欲望爆炸”、“消费爆炸”。

因而,人口增长是当代一切“衰退综合症”的根源,亦即“堕落的根源”。

并且认为,“人口爆炸”就似癌细胞扩散一般正将人类推向前景不妙的危险境地。

(5)“人口增长极限论”。

是人口爆炸论中最有现代性和代表性的一种观点。参见“人口增长极限论”。

上一篇:人口容量 下一篇:人口增长极限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