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推力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735页(796字)
人口增长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
1965年,丹麦人口经济学家E.博塞鲁普(Ester Boserup)在《农业增长的条件》中提出的理论。博塞鲁普认为,通过对人口压力不断的反映和调节使之转化为推力可以刺激技术革新、推动经济发展。在历史悠久的农业社会,人口增长的压力迫使人们放弃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而采纳了精耕细作的集约经营。这不仅使总产量可望提高(虽然人均产量也可能下降),而且逐渐地改造了旧的经营方式。或许更为重要的是,在相当程度上,人口增长压力塑造了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模式。由于更密集的人口往往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劳动分工,从而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美国人口经济学家西蒙(J.L.Simon)在其《人口增长经济学》中对人口推力假说作了较全面的概括。他认为,有两种导致采用新方法的人口推力机制:①因人口增长、家庭数量增加以致每个家庭可耕地减少,结果导致家庭占有的平均产量减少,从而迫使每个家庭改变方法,以较多的劳动投入,获得较多的产量;②是指家庭规模的扩大。
假设土地规模恒定,而一个家庭人口的消费者由4人增至6人,则家庭必然期望产量上升,这将迫使他们采用新方法,以较少的追加劳动,获得更多的产量。
按照人口推力假说,在人口膨胀的过程中,农业技术不断发生变革和创新,使投入农业的劳动量增多,从而能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这样就形成一个人口推力过程见下图。
西蒙认为,“从一种农业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连续的转变,每一种农业类型要求每个劳动者比从前劳动得更多,而闲暇时间则更短,而每次转变都是人口增长引起的。这就是人口推力假说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