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简明中医辞典》第959页(256字)
中药名。
出晋·李当之《药录》。别名大腹子、榔玉。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ehu L.的种子。
产福建、台湾、广西、广东、云南。
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肠寄生虫病,食滞,泻痢,水肿,脚气。
煎服:3~9克。单用杀虫可增至30~60克。本品含槟榔碱,槟榔次碱、槟榔副碱、缩合鞣质。槟榔碱驱除猪肉绦虫有效,使虫体瘫痪;对牛肉绦虫仅能使头部和未成熟节片瘫痪,而对中段和后段影响不大,可与南瓜子合用。
槟榔碱尚能增强肠蠕动,缩小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