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福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184页(742字)
【生卒】:1871—1937
【介绍】:
英国物理学家。
生于新西兰,1889年毕业于纳尔逊大学。1895——1898年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实习,成为物理学家汤姆生(Thomson,J.J.)的高徒。
1907年任曼彻斯特大学教授。1918年,担任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1899年卢瑟福发现放射性辐射中的两种成分,并命名为α射线与β射线。
后来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钍”。1902年他在加拿大同英国化学家索第一道,通过对“铀”的研究,提出了原子自然蜕变理论,认为放射性现象是原子自行蜕变的过程。
在蜕变过程中,一种元素的原子可以转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同时放射出α粒子与β粒子。
这种理论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揭开了物理学发展中新的一页,引起了物理学与化学领域的革命。由于这些杰出贡献,他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的存在,从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原子的结构和太阳系的结构相似,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转动。
原子内电子的总电量等于核的电量,整个原子呈中性。虽然这个假说尚不完善,但为人们探索原子结构,打开了神秘的大门。
卢瑟福于1919年用钋的α粒子轰击氮原子,获得了氧的同位素,首次实现了元素的人工嬗变。
1920年他科学地预言中子的存在。中子是原子核内不带电粒子,它能打入原子核内或与原子核结合。1932年,人们果然发现了这种中子,并成为轰击原子核的“炮弹”,为进行原子核的链式反应,释放出原子能提供了条件。主要着作有:《放射性》(1904)、《放射性蜕变》(1906)、《放射性物质及其放射》(19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