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微波背景辐射
书籍:自然辩证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06:18:00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959页(643字)
亦称“3°K黑体辐射”、“宇宙背景辐射”。
是宇宙中一种微弱的电磁波辐射现象。由于这种辐射具有绝对温度约为3度的黑体辐射的波谱特性,辐射在0.3~75厘米波段,几乎在一切方向上都均匀地照射着地球,所以称之为3°K微波背景辐射。
1964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彭阿斯(Penzias)和威尔逊(Wilson),在改进卫星通讯的过程中,发现在波长7.35厘米处有来历不明的绝对温度3.5度的微波辐射。
后来,普林斯顿大学狄克(Dicke)等人,在波长3.2厘米处,英国剑桥大学几位研究人员在波长20.7厘米处,也都找到了这种辐射。经过观测、计算、校正,他们认为这种辐射温度为绝对温度2.7~3度。一系列的共同观测表明,这种辐射各个方向强度大致一样,且没有季节性变化,好象是射电源的背景,故又称3°K微波背景辐射。
它的发现表明宇宙间充满物质,星系际空间并不是漆黑一团,空无一物,而是既有光又有热。“光”是不可见光,波长属微波波段的电磁波。
“热”是绝对温度3度(即相当于摄氏零下270度)左右。
这就是说在宇宙空间,物质及其能量是普遍存在的。伽莫夫(Gomov)按大爆炸宇宙学曾预言,“原始火球”爆炸后到现在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3°K背景辐射的发现是对这预言的证实。
因此3°K微波背景辐射,被誉为60年代天文学上四大发现之一,它的存在使现代宇宙学的研究重新兴起,成为支持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理论的有力证据,同时也揭示了大尺度天体系统的统一性。